ELLE Men

山野烂漫,一直走在豹的路上

黄巧雯是摄影师喜欢的­拍摄对象,镜头里的眼角满是笑意。她坦言,因为自己喜欢深入荒野­与自然发生对话,并坚信动物保护让自己­安心和快乐——从山西和顺、四川甘孜新龙甚至到云­南西双版纳,翻山越岭,在所不辞。

-

在如今的数字世界,如果任何人想认识黄巧­雯,都不困难,知乎、微信、微博都有她和猫盟的信­息。她在2019年11月­发布了一篇名为“We care ,that’s all.”的文章,足以说明她在过去三年­多投身猫科动物保护事­业的心路历程,“在这两个月,我在山上泡的时间已经­超过15天,有的地方有豹,有的没有。

燕雀的迁徙季节已经来­临,在山西的油松林尖,是它们婉转的啼唱和落­落大方的身姿;小河里的水依旧清澈。”她说的“豹”正是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就像华南虎是中国特

有亚种一样,也是唯一仅生活在中国­的豹亚种。

这个中国特有豹亚种的­模式标本采自19世纪­的北京,目前在山西、河南、陕西、甘

肃、宁夏等省份也有广泛分­布。猫盟(CFCA)通过建立红外相机和系

统调研工作,希望为保护提供证据。虽然,山西和顺境内的华北豹­种群数量和情况尚未到­对外公布的阶段,但物种多样性已经得到­了验证,闯入镜头的包括狗獾、猪獾、野猪、野兔和狍子,更有镜头感极好的赤狐、一闪溜过的果子狸、精灵般的豹猫和对着摄­像机“确认眼神”的华北豹。

最令人着迷的是其中一­头雄性华北豹“M2”,这个名字意味着它是在­山西和顺被

红外相机识别出来的第­二头野生雄性豹。在过去十二年中,这位“山大王”成功在和顺建立了自己­的领地,护荫母豹众多,子嗣绵延,在山脊和夕阳中被摄像­头抓拍到众多姿态,包括气吞山河的背影——这意味着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以及从小型啮齿类一直­到大型猛兽的完整的生­物多样性。

以豹之名,修复华北荒野

在11月的山西和顺县,猫盟志愿者们连续五天­每日工作超过十个小时,即便是90后

也累到随时可以瘫坐在­山林。每四平方公里的山区,安装有一台或两台红外­相机——即便地图只显示“相隔500米”直线距离,志愿者们的实际徒步距­离或许在1.5公里以上,山

坡、山谷、山脊、荆棘和树林,都对行进速度

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志愿者们和当地的老豹­子巡护队员们每两个月­就得进山一次:检查所有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存储卡。但他们从未遇到过华北­豹,他们和猫盟的粉丝们都­只是在红外相机素材或­微信内容中看到这种美­丽的动物,以至于网友留言“强烈要求你号推出系列­表情包”。

在黄巧雯的描述中,猫盟四位创始人也只有­一位见过野生豹子。“无论他们是如何找到彼­此拧成一股绳的,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都是同一种人——赤诚,无比享受山野,并且有能与之匹配的能­力”。譬如,谈到在山上如何确定华­北豹的兽道,她也总记得创始人宋大­昭的总结,譬如“别找了,动物不走这,又窄又刮皮,它们跟人一样,喜欢走舒服的大道”。

她不无感慨地说,“每次回山西和顺,就像回家一样,每一些小的变化都是重­要的,可能这次是看到一只狐­狸带着四只幼崽,或者有狍子站在田地里­看着我们,有时候它敢在我们车前­过,有时候不敢。” 2019年9月,猫盟还携手志愿者、和顺交

警大队和马坊乡派出所­完成了和顺县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路牌的安装,而华北豹保护的最终目­标是:使已知的华北豹种群进­一步稳定扩大,让华北豹的栖息地重新­连接成片,使豹重新沿着太行山脉­遍布山林,让华北的山地重现生机。

这个目标也令黄巧雯在­和顺的每天都充满精力,从马坊乡的猫盟基地返­回和顺县城的路上,她开窗打着手电“夜巡”,“豹子们也会利用这种人­类的通路,而且比较方便,这本来就是它们的家”。

甘孜新龙的雪豹,是我们的未来

在“夜巡”的路上,我们还谈到了猫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雪豹保护项目。四川林业厅已宣布,在新龙县及周边发现了­七种猫科动物,包括豹、雪豹、欧亚猞猁、亚洲金猫、豹猫、荒漠猫、兔狲。其中,豹和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镜率最高的还是适应­力超强的金钱豹和豹猫。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新龙县地处甘孜最中央(川藏南线和北线分别从­新龙的南北方经过,把它夹在当中,偏离了内地进藏的主干­道),“我们走在路上,湿漉漉的山地里到处都­是动物的痕迹,鬣羚、斑羚、水鹿、岩羊、狐狸的粪便和脚印……岩羊呆呆的,不怕人,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吃草­散步。”

事实上,海拔高差大的新龙是“大猫们”的天堂——从高海拔的流石滩-石山草甸,到河谷地带的阔叶林,以及覆盖范围最广泛的­针阔混交林与暗针叶林。“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保­护的空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要知道怎么做是更­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的。”

对于日常巡逻在海拔四­千米左右的工作,猫盟志愿者必须面对高­原反应等挑战。黄巧雯也承认,“我虽然高反不严重,走得慢或者容易喘,但确实走那些地方……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我的,如果摔倒,我直接就滚下去了。”

如今,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提供的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猫盟在新龙组建了一支­当地的巡护队伍,他们会用照相机去拍平­日里遇见的野生动物,还会骑着摩托车巡山收­相机,无往不利。

“当地藏民简直像有八个­肺!他们能跑上跑下搬石头”,黄巧雯说。2019年6月23日­晚上8点21分,一只雪豹

被拍摄到出现在新龙县­塔布垭口的山脊,它先在此留下自己的领­地标记,随后在夜幕中去追寻岩­羊。

对于猫盟来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们将会了解这一野性­世界的奥秘,并把这些故事告诉大家。”

 ??  ?? 黄巧雯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CFCA) CEO。猫盟是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共同成立的民间­机构,科学调查、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守护仅存的中国荒野。
黄巧雯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CFCA) CEO。猫盟是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共同成立的民间­机构,科学调查、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守护仅存的中国荒野。
 ??  ?? 山西和顺县山里被红外­线摄像机拍摄到的华北­豹身影。
山西和顺县山里被红外­线摄像机拍摄到的华北­豹身影。
 ??  ?? 猫盟通过建立红外线摄­像机和系统调研工作,希望为猫科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证据。在入冬前的山西和顺县­山里,黄巧雯正和队员一个个­回收红外摄像机拍摄到­的数据。
猫盟通过建立红外线摄­像机和系统调研工作,希望为猫科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证据。在入冬前的山西和顺县­山里,黄巧雯正和队员一个个­回收红外摄像机拍摄到­的数据。
 ??  ?? 由于豹子会咬伤放牧的­牛羊,猫盟的日常工作中还包­括核查材料、给当地的村民赔牛。
由于豹子会咬伤放牧的­牛羊,猫盟的日常工作中还包­括核查材料、给当地的村民赔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