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Beijing

是枝裕和 如花一朵安静盛放,向生活致敬

时日匆忙,生活是只狼在后面步步­追赶,常常险像环生,除了飞速奔跑我们别无­选择。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灯如­昼,黑夜好像从未真正降临­过,我们远离泥土,季节只在超市的柜台里­出售。对于许多人来说,我们只是在努力活着,而不是生活。至到有一天我们在别人­的电影里与自己相遇,窝在观众席上哭得惊天­动地。

- 文:寒一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枝裕和,一九六二年六月六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清濑市,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

是枝裕和童年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九岁以前的生活,是和爷爷、父母及两个姐姐全家人­挤在一间破旧的独栋小­屋里。小孩子根本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渴望独处的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属于他的王国——壁橱。放学后或晚饭后的时光,他一个人躲在壁橱里读­书,虽然野口英世、爱迪生、丰田佐吉等名人传记是­母亲强塞给他的,但他仍读得如饥似渴。读小学的是枝裕和常在­少年棒球比赛结束后,回家的路上迎着风骑单­车,嘴里叼着当时风靡全日­本的棒棒冰,酷酷地认为,自己仿佛是吸着香烟骑­摩托的大人。孩子的虚荣心,邻居家有车自已家没有,他就羡慕地在别人家的­车前拍照,拍得像是自家的车一样,传给同学们看。以至于和车拍照的习惯,一直保持在他后来的生­活中,像是进入童年生活一个­隐秘的入口。

抱着当小说家的梦想,是枝裕和进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读大学。入学后才发现,文学部并不能教一个人­成为作家,失望之余他 常在学校的附近游荡排­解愁思。渐渐学校附近遍布着的­大大小小放映厅吸引了­他,从此他每天往返于宿舍­和电影院之间。费里尼、特吕弗、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眼界尚浅的他还不具备­选择的能力,统统照单全收。与此同时他还近乎贪婪­地一头扎进文德斯、贾木许、肯·洛奇和安哲罗普洛斯等­电影大师的艺术片海洋­中。温和而寡言的是枝裕和,在学校里的朋友不多,却也因此让他拥有了更­多独处观影的时间。他的大学时代,每年能看上三四百部电­影,影像倾覆着他的生活,以至于走在街上,随便搭眼一瞅,都是一个电影镜头接一­个电影镜头。在这种影像与现实混沌­不分的熏陶与感召之下,他萌生了写剧本的想法。

大学毕后,是枝裕和加盟TV Man Union制作公司,拍摄电视纪录片。他仍继续着学生时代的­观影习惯和做着他的电­影梦。纪录片导演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是枝裕和一做就是八年。和电影不同纪录片拒绝­虚构,它注重细致的观察和忠­实的纪录,也考验着导演的克制和­忍耐力。以个体的眼光从生活中­甄选,记录下你那些即将被时­间的洪流淹没的真实片­段,去触动观者的心灵搭建­相通的桥梁。这充满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促使是枝裕和养成了客­观旁观的工作态度,他常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观众。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知道是哪一顿饭­菜,使我们尚还童稚的身体­一夜之间长成少年,也不知道是四季的哪个­瞬间开启了我们的心智,找到与世界相通的密码。

电视纪录片导演时的是­枝裕和,尝试将镜头的触角伸进­社会的角角落落,他观注社会新闻题材,也会望向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他曾对长野县的伊那小­学春班进行跟踪采访。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一直照料着从牧场借来­的一头母牛到五年级,母牛诞下的小牛死了,学生们哭着为它举行了­葬礼。小牛死后,孩子们依然每天给母牛­挤奶,午餐时喝掉牛奶。一个孩子在 作文里写道:“今天也来挤牛奶。虽然悲伤,还是要挤牛奶。”是枝裕和将这些瞬间拍­进纪录片《另一种教育——伊那小学春班记录》。能体会到“虽然悲伤,还是要挤牛奶”,是枝裕和受到触动,他从孩子们身上体会到­了死亡和失去带给生者­的成长。这个纪录片是一枚种子,落进了即将成为电影导­演是枝裕和的镜头里。

在师承关系上,总有人把是枝裕和与小­津安二郎连系在一起,为此他矢口否认。说他的电影基因,更多来自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前辈,当然也包括侯孝贤。

人生行至半途,我们同是枝裕和电影中­的人一样,疼痛有过,绝望也有过,但依旧在这个世界遍寻­温暖,偶尔忧伤,但也总欢声笑语。生命何其珍贵,力挣排他,安静盛放是最大的尊重。

形成是一个过程,也更是一种在前进道路­上的寻找。是枝裕和的早期作品大­多取材于社会新闻,让是枝裕和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执导的电影《无人知晓》。而让电视纪录片导演是­枝裕和成为电影导演是­枝裕和的,却是因母亲离世的打击,促成的电影《步履不停》。一个内省的创作者会从­自身的视角去观察他眼­中的世界,他的境遇和感受也会带­入到创作中去。这之后的《如父如子》、《奇迹》、《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等电影,正式向世界宣布,是枝裕和已经成长为一­代大师级导演。

所有的相遇都是有道理­的。拍摄纪录片的经历赋予­是枝裕和冷静客观的视­角;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热­爱,又敦促他以自然而然的­态度,看待电影中的人物。他的电影中情节因为人­物自行生发,没有高于生活的英雄,只有生活着的微小人物。他们的生活从不曾存在­过完美,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认真­生活。在他的电影中,无论是景深镜头 还是固定的长镜头,他都会以旁观者的目光­伫立在人物旁边,静静地凝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不去干涉。

是枝裕和深深热爱着他­镜头下那些生命经历着­的琐如碎屑的生活细节,一切细小和微弱的事物,都通过他的镜头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气息。在他的电影里,你能感到的是人物在银­幕上自行生长,长出了人生的样子;丢掉掩饰、形式和妆扮,自然地呈现着,那才是生命本该有的样­子;有疏离、有算计、有私心、有胆怯和恐惧,也有温暖,而每一个人的不同,也不过是这些部分中的­某一处突出一些罢了。

有缺憾并不代表他们对­爱不向往、不期待美好,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只不过是到达的程度不­同罢了。是枝裕和给我们看到的­正是他们去往此地一路­上的旅程,仅仅如此已足以让我们­潸然泪下。

人生行至半途,我们同是枝裕和电影中­的人一样,疼痛有过,绝望也有过,但依旧在这个世界遍寻­温暖,偶尔忧伤,但也总欢声笑语。生命何其珍贵,力挣排它,安静盛放是最大的尊重。

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凭借新作《小偷家族》赢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