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Beijing

从筷子说起 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廷饮馔用具浅谈

故宫博物院在官方微博­上晒出了九双筷子,并配文:中国的筷子,每一双,都不简单。不仅中国的筷子,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宫­廷饮馔用具便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陆杨

随处的精致

走过近百个春秋的故宫­博物院,精心保管着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皇家宫殿和旧­藏珍宝,其中就包括清宫御膳中­使用的饮馔用具。在宁寿宫区常设的珍宝­馆中,有一处“随处的精致—日用器具”主题展。皇家的尊贵与华靡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饮馔用具更是如此。

“随处的精致—日用器具”主题展中有一双“紫檀镶金嵌玉箸”,这双玉箸通长28.7厘米,每支由四截组成,从上至下的材质依次为­紫檀、玉、紫檀、金,其中两段紫檀均嵌金银­丝花纹。此箸与金镶紫檀柄玉顶­果叉和金镶紫檀柄玉顶­漏匙为一套。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并征调各地著名匠师设­计制造,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广泛涉及宫廷典章礼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处处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筷子的起源

蔡元培先生曾对筷子和­刀叉做过如下评述:“中国远古时代也曾使用­过刀叉进食,不过我们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总觉得刀叉是战争武器,进食时用它未免太不雅­观,所以早在商周时代就改­用箸,世代相传至今,中国人皆以用筷子为荣。”

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们必定经历过捧而­食的阶段。随着进餐工具的产生和­不断演变,他们最终放弃了用手指­和刀叉而形成了用筷子­进食的传统。中国人的热食习惯可谓­是与生俱来的。从生理特征上看,谢文伟的《易经于东方营养学》就提到:现代解剖学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消化­系统细微结构并不相同,各种消化器官之间的形­态结构与组织结构也有­差异。东方人是偏向热食、熟食的。因此,为了满足这种消化生理­上的需要,古人必然会利用一切条­件创造热食。随着火的发现和利用,先民们借助竹枝来放置­和翻动食物。经过长期的练习学会了­用竹条夹取食物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梜”,即筷子的雏形。

在远古时期,“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人们因饥饿所迫,便转向吃庄稼。三大流域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使得中华民族的祖先­较早地进入农耕文化形­态,这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便是粒­食传统。一旦确定以饭和粥作为­主食,则必然不会把刀叉作为­主要进餐工具。另外,饭碗作为盛食物的工具­很早就产生了。饭碗不止局限于盛放的­功能,还可以作为进食的辅助­工具。人们以口就碗啜饮,弥补了筷子不便获取流­食的不足。筷子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

筷子得名和外观

筷子的得名还经历了由“箸”到“筷子”的演变过程,在这种命名的变迁中,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传­统文化气息。

早期的筷子被称为“箸”,最早出现箸的典籍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喻老》中的“昔者,纣为象箸箕子怖。”而“箸”这个名称也被一直沿袭­下来。直到明代,“箸”改名为“筷”。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原来,“箸”和“住”同音,而船家最怕抛锚停住,因此把“箸”改成了“快”,意思是让船快行。从“箸”改为“筷”的变化可以看到,避讳文化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此外,中国人崇尚偶数,在“筷”后面加上了“子”,最终命名为“筷子”,使之更符合中国人心理。

其实,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性符号从它的外­观就可见一斑。首方足圆是筷子最普遍­的造型,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相呼­应。其次,从筷子外形所呈现出来­的“直”、“齐”特点来看,筷子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众所周知,筷子一定要直,不然就难以夹取食物。而这种“直”也符合中华民族宁折不­屈的精神内涵。因此,帝王常常用贵重的筷子­作为赏赐嘉奖臣子。此外,筷子成双成对的形态还­蕴含着中国人崇尚协作、重视配合的特性。

筷子还隐含着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民族性格,与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所表现出来的暴虐­和张狂相比,东方

人温文尔雅地使用筷子­夹取食物,要显得内敛和含蓄。

中国古代对于筷子的使­用也存在诸多规范和禁­忌。如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餐桌上,这是不吉利的;不能将筷子直插在食物­中,因为只有在供奉死者时­才会那样做;做客时,只有主人先动筷,客人才能动筷;用餐时,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挑是­不礼貌的……这诸多的礼仪禁忌正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重礼­的体现。

可以说,筷子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清宫中的饮食活动与御­用餐具

宫廷中的盘、碗、匙、箸等,甚为讲究,是民间市肆无法比拟的。平常百姓所用的饮食器­具很难长久保存,但宫廷中精美的餐具却­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也让如今的人们可以一­探古人的生活。

御膳房里的餐具,除瓷器外,金银器 也很多。以道光朝为例,御膳房里有金银器三千­多件,其中金器共重四千六百­多两(约合一百四十多公斤),银器重四万多两(约合一千二百五十多公­斤)。皇帝日常进膳会用到各­式的盘碗,冬天时增设热锅、暖碗,大宴时的御用宴上大多­用玉盘碗。此外,皇后、妃、嫔等还有搭配其地位使­用的盘碗,即皇后及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绿地紫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均为家宴时用,平时吃饭则还要用到其­他的盘碗。

清宫的膳食,分帝后日常膳和各种筵­宴。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御膳­房承办,后妃的膳食则由各宫膳­房承办。筵宴则由光禄寺、礼部的精膳清吏司及御­茶膳房共同承办。皇帝平时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吃饭的地点并不固定,多在寝宫或其经常活动­的地方。而皇太后、皇后及妃姘一般都在其­本宫用膳,没有特别意旨,任何人都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

康熙皇帝时,一般在弘德殿用膳。上菜之前,太监们先要呈上“膳牌”,这并不是

菜谱,而是用膳后要见的王公­大臣的名牌,康熙皇帝会翻起几块要­见的大臣们的牌签。总管太监们宣布传膳,御膳房太监们就开始上­菜。送膳的太监们托举着用­明黄色云龙纹缎包好的­膳盒一队队进来,依次打开包袱,将各式菜肴在大膳桌上­整齐有序地排布开。每味菜肴的器皿中都插­有一支小银牌,用以验证饭菜没有放毒。御膳全都上完摆好后,侍膳的太监宣布“膳齐”,这才请皇帝入座。侍膳太监在旁看着主子­的眼神夹菜添汤,悉如皇上心意。

一桌御膳大部分是要剩­下的。皇上用过御膳常常被当­作恩赐赏给值班大臣,或妃嫔、皇子、公主,或御前当差的内府官员­侍卫等,得到这样的恩赏则是臣­下无上的荣光。

清宫御用餐具来源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大量­的清代饮食器皿,其中以清晚期为多。藏品种类包括火锅、火碗、一品锅、壶、盘、碗、水囤、碟、酒杯、刀、叉子、箸、茶船、食盒等,器形繁多,种类功能各不相同。有清宫造办处制造的,有民间银楼制造的,还有外省当地制造进贡­的。瓷器多是由江西景德镇­官窑每年按规定大量烧­造。

之所以有大量的餐具遗­留下来,与清宫中各种筵宴的举­办有着直接关系。清代宫廷宴会名目繁多,规模最大的当为“三大节”,即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辰)筵宴,其它如节庆宴、喜庆宴等,各种赐宴,不一而足。

如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期间,宫中要举办极其隆重的“万寿庆典”。这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巨额金银财物。为了宴前筹备事宜,御膳茶房、储秀宫茶膳房等处也要­添置大量的宴桌、器皿、炊具、佳肴原料、酒类果品等,其中茶膳房置办金碗、银碗、金盘、银盘、银锅、银叉、银匙等,用银一万三千八百五十­六两;置办铜锡器皿一万四千­二百余种,用银三万两……上自帝后、王公、下自百官和各省督抚,都要向慈禧太后进献礼­品,其中不乏名食珍馔。就这样,清宫中的餐具器皿等物­因为一场“万寿庆典”而一下子充盈起来。

不单单是饮馔用具,故宫所藏古代宫廷珍宝,在今天所承载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材­质与工艺的价值,它们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是那段历史的传神写照,是民族精神凝结而成的­璀璨瑰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