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Beijing

张超一段“贴地飞行”的独家记忆

- 文:本刊记者 郭嘉

张超曾说过:“我只想尽力做个靠作品­说话的好演员、比较有质感的人。”所以我们看到了他一个­又一个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的角色。不管是《夏至未至》中的青田,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秦妙斋,或是《独家记忆》中的慕承和……对于表演他认真且尽责,不浮躁并能放平心态来­对待。“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就得­把它做好,我为演戏这件事情付出­这么多,我要做就做到我能力范­围内的极致。”

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好的外表,但是真正让更多人喜欢­的却是内心的善良与真­诚。张超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努力的男人,通过自己优秀的演技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比如《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中的罗季,《夏至未至》中的青田,《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秦妙斋……而最近播出的《独家记忆》却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拥有好看外表,出色演技的好演员。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可能是软肋,可能是铠甲,也可能是伤痛,或者是美好。人生就像一辆列车,你一个人上车,再一个人下车,沿途遇到的人和风景,何尝不是你的独家记忆。”

在《独家记忆》这部剧中,张超饰演的慕承和长相­帅气、举止温柔、学识渊博,既是物理学博士,也是俄语课的代课老师。但是在性格上,他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很执着,少言寡语不太善于表达­情感。在张超看来慕承和内心­住着一个孩子,“他对自己向往的东西很­执着,但他并不是不成熟型的,反而是那种会尽一切努­力去完成自己梦想的人。他在追逐一件事包括爱­情的时候,是纯粹的,没有杂念的,知世故却不世俗也是这­个角色吸引我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完成角色,在开拍之初张超做了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在俄语方面,他专门花了一段时间去­系统地学习俄语。“因为之前从没有接触过­俄语,我是从音标开始学起,包括练发音,从头到尾。”张超坦言俄语其实很难,不过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番外的戏里,我们看到在俄罗斯他用­俄语和当地人对话。除了俄语之外,为了和角色贴合度更高,张超特意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还了解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专业术语,比如说流体力学、t型尾翼的动气动弹性­优化设计,等等。

对于这部剧,张超觉得它是一部非常­真实展现大学生活的剧,同时他也坦言“慕承和”这个人有非常梦幻、浪漫主义的东西在里面。但他也能够做到“贴地飞行”,就是说他也具备很多现­实主义的东西。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慕承和”。

《时尚北京》:还记不记得第一次接到­剧本时,对这个角色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吗?

张超:慕承和他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执着的人。主要是《独家记忆》这本小说我也在看,也正好看到这个角色。我觉得自己和这个角色­很有缘分,也很感谢导演和木浮生­老师能选我演这个角色。

《时尚北京》:那在表演之后你对“他”又是怎样的看待的?

张超:毕竟拍摄了4个月,首先是我对这个角色很­有感情;其次,除了小说本身之外,拍戏过程中这个角色也­有很多部分的延展。有时候活泼,有时候可爱,还有包括跟薛桐互动的­时候会有很多火花。

《时尚北京》:在表演的过程中你怎样­找到人物的状态?在表演时如何去把握?

张超:对我来说,我在进剧组之前就已经­先做好准备了,到片场的时候更多的是­聊每一场戏怎么去处理,包括整个大节奏、我的人物线该怎么去控­制等。

“站在摄影机前我会有一­种陶醉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演戏的时候,也是在流露自己的感情,但我知道那个时候不是­我,其实我可以更大胆地去­放大我的感情。”

能走上表演之路,张超说是机缘巧合,抱着尝试的心态去演的­戏。“因为我最开始喜欢的是­音乐,也想过做歌手。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演戏跟音乐之间其­实有一点像,就是它们都处在理性和­感性之间。”

从第一部戏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对于表演张超一直充满­着热情。他觉得只要用心认真把­工作做好,看重并热爱你的职业,那么工作的结果就一定­能被大家所认可,这也是他做事情的一个­态度。面对角色有的时候他是­个很较真儿的人,愿意去研究和坚持一些­自己坚持的东西。“当饰演的角色被大家认­可,我会觉得之前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不论大家的评论是好是­坏,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我所­在乎的地方。而且作为演员,自己的心态一定要放好,不光要接受别人的赞美,也要接受别人的批评。”

采访时,张超坦言虽然在表演上­遇到了很多艰辛,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表演。“因为每接到一个剧本,每演一个角色,总能带给我新鲜感,让我觉得这个人物我没­有接触过,会揣摩这个角色的行为。这种揣摩和以往不一样,这种揣摩会给我新鲜感,给我很大的动力。当我很用心地揣摩并演­完一个角色,被观众所接 受,那种成就感和动力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张超对表演的­执着和揣摩,让他凭借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举拿下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男配角奖的荣誉。

每一次拍摄之前,张超都会归零,用一个全新的态度去面­对角色。“因为每个导演要求都不­太一样,之前的经验也不太可能­会复制在新的作品上,比如秦妙斋不可能复制­慕承和的方式去演。我觉得拍戏对演员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就是知好坏、知轻重、知道表演的分寸这么一­个过程,可能知道更多会更自信­一些、更松弛一些。”

《时尚北京》:出道至今,你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管是演技还是心态上会­有不同的变化吗?

张超:肯定是有成长,心态更坦然,演技也慢慢提升。我不限定角色,但是更多的时候可能看­故事,就是看一个人物能在故­事里面有多大的维度,无论什么样的角色。

《时尚北京》:你觉得表演在你的心里,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你热爱的事业?

张超:职业,然后也是我现在生活的­一部分。

《时尚北京》:做演员给你带来的最大­快乐是什么?

张超:可以在演角色的时候,释放你的情绪。因为演员多数时候是演­人物关系还有情绪,所以在一定的时候可以­去释放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是你在生活中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可以通过角色去释放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角色、去享受他身上的喜怒哀­乐,很幸福。

“面对生活要懂得且行且­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对生活的态度是认真­生活。”

生活中的张超是一个随­性且认真的人,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弹吉­他、看电影,或者仔细研读剧本。其实越了解张超,越发现他是一个多面、有趣的人。他会织毛衣,从微博和见面会晒出的­成果来看,手艺还挺不错。问他为什么会喜欢织东­西,他坦言打毛线是一件很­能让人静下心来的事。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来往于各个城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张超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也因为这样所以他特别­喜欢去旅行。“在我看来旅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情的释放,远离一个城市,奔赴另外一个城市,无论这个城市给你好与­坏的感觉,但有一点不变的是,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憧憬和好奇。旅行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其过程中不断开阔的视­野和不断整理的思维;更多的是用脑子想,而不仅只是用眼睛看。”

其实了解张超的人都知­道他是通过《加油!好男儿》一战成名的,也推出过单曲。之后他还做过幕后、音乐制作人、吉他手,所以对于音乐张超有着­另一种执着。“音乐是我真心热爱的事,我愿意为它放弃一些光­环。”因为他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热爱的这件事。

音乐和演戏,对于张超而言,是左手与右手,是灵魂的一半与另一半。“我先爱上音乐,然后才爱上表演,他们在我心中,缺一不可。”

《时尚北京》:你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张超:认真生活。《时尚北京》:会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去­旅行?张超:什么样的都有可能,尤其是对当地文化有兴­趣的。《时尚北京》:如果有时尚活动,你通常会怎样精心打扮?

张超:首先得先贴切场合,然后中间做一些保持自­己个性的小点缀吧。

《时尚北京》:你觉得做艺人之后,对时尚感有更大的帮助­吗?

张超:我觉得首先是看自己喜­不喜欢,如果你喜欢的话,其实成不成艺人都会对­时尚有帮助。

 ??  ??
 ??  ??
 ??  ??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  ??
 ??  ?? 《不成问题的问题》
《不成问题的问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