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and Life

所谓乡愁,思人思味

- 文_张妙霖

“人生就是一个圆,从一个点开始划,最后又回到这个点。”这句话是10 年前我去江苏昆山看望­张振明老师时,他在亭林山上说的。他与女同学兼恋人张淑­珍,从昆山中学这个点开始­行人生之圆,大学毕业后到了江苏海­门六甲中学,两人都成为了我的老师。中年后,他们夫妇俩又回到了故­乡,而张振明老师执教并退­休于昆山中学。

我的人生之圆从海门开­始, 1979年到上海顶替­我父亲当工人,数年后考入上海外贸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外贸公司,圆上的这个点就这样一­直向前划着,不曾回头,似乎义无反顾。忽然间想念起小时候,已是人到中年了。我从迪拜常驻回沪后,夜里常常梦见故乡,梦见打麦场上的草堆,梦见通吕运河上渔船的­桅杆,梦见大地上空如盖的天­穹。白天那蔚蓝的天空,夏日晚上那熠熠的银河,冬日夜里那一轮明月冷­筛金,照得大地白如昼。想起了从小在一起挑羊­草,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始­终在一个班的同学石国­强;想起了我的五甲小学,想起那位讲什么我都听­不懂的张老师,尽管我经常考试不及格,算术得了几次零分,但她从不批评我,待我如己子,在我人到中年后,越来越感到她像我的母­亲一样慈祥。时间的久远让她在我的­脑海里朦朦胧胧,一股力量在我内心深处­涌起,推动着我去寻找儿时的­张老师。

张老师让我想起了母亲,她舔去黄泥螺的黄泥和­壳,喂到我嘴 里,这是我对家乡海味最初­的记忆,刻骨铭心。

我的故乡海门六甲镇有­一个大市场,以销售海鲜为主。小时候跟着母亲上街,会碰到贩卖海鲜叫“安侯”的叔辈舅母。我的老表庙根年轻时下­海捕鱼,中年后在东灶港养殖紫­菜,东灶港被围垦后他失去­了养殖场,便在六甲市场也卖起了­海鲜。

当年庙根下海时,会经常给我母亲送一些­海产品,有鳗鱼干、咸鳓鱼、条虾干等干腌的海货。母亲会把鳗鱼干拿来烧­肉,鳗鱼干烧肉是我家乡的­第一美味。不,与其说是美味,不如说是奇特之味。那鳗鱼的味道与猪肉的­味道发生反应,交融在一起,热烈而爽朗, 直让今日城市里食欲不­振者下三碗白米饭,尚欲罢不能。沪上作家沈嘉禄先生念­念不忘他小时候的黄鱼­鲞烧肉。为此,大作家激情四射,写就了长文一篇,歌颂那鱼与肉。不过,我认为鳗鱼的鲜美在黄­鱼之上,鳗鱼干烧肉应妙于黄鱼­鲞烧肉。

那咸鳓鱼,家乡人用来炖肉饼子,这也是一道地道的美食,是又一道鱼与肉的美妙­交融,让我思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