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室外建成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Outdoor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uman Health

- | 阙青敏 陈玉婷 高伟*

阙青敏 陈玉婷 高伟*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QUE Qing-min,chen Yu-ting,gao Wei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探究室外建成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势在­必行。室外建成环境相当复杂,多数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学者们研究的较­多化学环境因子如空气­悬浮颗粒物、空气微生物、负氧离子以及臭氧等,物理环境因子如噪音等,以及小气候等相对综合­的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在进行室外建成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时,应寻找精准研究范畴、将环境因子看待成一个­整体,并采用先进研究手段、构建良性循证式研究,以期为解决居民健康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环境因子;人体健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8)06-0006-06

收稿日期:2018-07-30

修回日期:2018-11-2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health problem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impera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outdoor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human health. The outdoor building environmen­t is very complex, and most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carried decomposit­ion research and obtained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human health. On the basis of these, it is proposed that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should look for a precision research category, tre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a whole, and use advanced research methods to build evidence-based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health problems of residen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factors; Human health; Research progress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估不足,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高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导­致一系列的居民健康问­题 [1]。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学者对室外建成­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鉴于此,笔者通过联 机检索包括 SCI、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文献,采用关键词及参考文献­回溯等方法甄选文献,研读并归纳文献中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悬浮颗粒物、空气微生物、负氧离子、噪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其他因子更为显著。因此,分析我国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室外建成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相­关环境更新策略的制定,保护居民健康。 1室外建成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研究 1.1空气悬浮颗粒物与人­体健康

空气悬浮颗粒物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主要污染­物[2]。国内外的环境、气象及生态方面的学者­以及医务工作者均极为­关注“空气悬浮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有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消减途径等。

空气悬浮颗粒物的形成­主要有以

下几种方式:气体升华凝结而成的气­溶胶、由烟产生、气体间的化学反应、地球表层机械分解而成­的颗粒物等[3]。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工业燃料、地面扬尘、建筑机械扬尘、生活燃烧排放、污染气体的化学反应、西北干旱地区形成的尘­埃云[4]、植物开

[5]花时飘散的花粉 以及森林火灾等。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由重金属、盐类、有机化学成分(多环芳烃)以及细菌、病毒、花粉等过敏性物质组成 [6]。

已有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可以到达­鼻腔,可入肺颗粒物可以深达­并沉积于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肺与心脏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7]。可吸入颗粒物和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8]、生殖系统 [9]、

[10]

神经系统 的危害非常大,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尤­为明显 [11]。另有研究报道,空气悬浮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突变、致残的作用,甚至会增加死亡率 [12]。

国内外学者在充分认识­到空气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后,开始寻找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消减途径。由于绿色植物可以通过­黏着、吸附、凝固或溶解等方式对空­气悬浮颗粒物进行消减,且植物的消减能力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叶片类型、叶片密度、冠层

[13]

结构 以及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14],因此不同的植物种类[15]、植物配置 [16]

[17]

以及叶片形态 等对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消减效应均有所差异。

1.2空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空气微生物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18]。由于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较大,是导致空气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已被科学家作为研究空­气污染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对空气­微生物的来源与类型、致病性以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空气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动植物和人体表皮 [18]。研究表明,空气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有1200 余种,真菌有4万余种 [19]。早期研究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各种

球菌(66%)、芽孢菌(25%)以及病毒、霉菌、放线菌等 [20];而近期研究表明,室外的建成环境中,芽孢杆菌为室外最多的­细菌属 [21]。空气中的微生物含有多­种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例如引起过敏反应和呼­吸道疾病,浓度较高时还会引起接­触性皮肤病及严重呼吸­道感染 [19]。在空气微生物的监测方­面,目前的采样方法主要有­自然沉降法、撞击法;监测的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嗜肺军团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 [22];鉴定技术有培养基法和­非培养基法 [23]。研究认为,树木挥发的芬多精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24],因此绿化带对空气中真­菌、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5],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也具­有显著差异 [26]。

1.3空气负氧离子与人体­健康空气负氧离子素来­有“空气维生素”之称,对空气污染有着明显的­缓解改善作用,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生物效应。国内外学者已经将空气­负氧离子作为权衡一个­区域空气洁净水平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27]。目前,有关空气负氧离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气负氧­离子的产生机理、浓度分布规律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

空气负氧离子是 O-(H2O)N,或者

OH-(H2O)N,或者 CO4-(H2O)2[28],其产生机理是由于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光电效应、植物挥发物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水的喷筒电效应、雷电等作用促使空气发­生电离,从而产生空气负氧离子 [29]。近年来,学者们主要研究了气象­因素 [30]、时空因素 [31]、植物因素 [32] 以及水体因素 [33]对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分布的影响。

研究表明,空气负氧离子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机能的作用。其对人体的生理作

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几方­面:1)神经系统方面,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睡­眠 [34];2)呼吸系统方面,对肺的换气和通气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作为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并且无任何副作用[35];3)心血管系统方面,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人体心肺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的状态具­有改善作用 [36];4)物质代谢方面,能够促进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以及电解质的代谢,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37];5)免疫系统方面,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淋巴­细胞增殖存活率 [38];6)血液系统方面,可以促进血红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加,改善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37]。另有学者对不同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功效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较高时,具有自然痊愈力、杀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较低时,将会诱发人体生理障碍,如空调病症状 [39]。

1.4空气中臭氧与人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大城市区­域,臭氧已经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40]。目前,学者对近地面臭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臭氧的来­源、污染现状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方面。

有学者对臭氧的来源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将近一半的臭氧来自­光化学反应 [41]。有学者对国内空气中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日照强度对空气中臭氧­浓度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空气中臭氧浓度变化具­有季节性,冬季浓度低,夏季浓度高;空气中臭氧浓度分布还­具有区域性,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的­臭氧浓度则相对较低 [42]。分析认为,造成臭氧浓度分布时空­特征明显的因素除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还与温度、湿度、紫外辐射以及大气压强­等气象

因素有显著相关 [42]。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和微生物,空气中少量的臭氧让人­有“新鲜”的感觉[43],但过量的臭氧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研究表明,臭氧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机能以及上皮组织­有显著影响,人体吸入过量的臭氧甚­至会损伤DNA,具有遗传毒性效应[43]。在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面,研究认为:每日最大8 h臭氧浓度与每日全死­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大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增加­0.4 %以上 [44]。

1.5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居住区小气候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5]。小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学者们为了反应小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入了人体舒适度这一­度量标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对­基于小气候的人体舒适­度指标、小气候类型以及影响小­气候的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人体舒适度是是一个综­合指标,指的是人体对小气候中­温湿度、风速、光照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生理感受,是从气象角度评价人体­处在不同小气候的舒适­感的一项生物气象指标 [45]。气候中温湿度、风速、光照辐射等气象要素通­过对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以及体温、平衡机能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而影响人体健­康 [46]。

最初对人体舒适度研究­的目的是为军队士兵服­务,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转向生产生活领域 [47]。对人体舒适度指标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生理反应­或主管感受来评价的,可分为冷环境指标和热­环境指标。

[47]

风寒指数 是研究的较多的冷环境­指标;热指数、体感温度、不舒适指数以及湿球黑­球温度等在热环境指标­中运用较多 [48~50]。在实际运用当中,学者们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衍生 出几十种人体舒适度指­标模型,有学者根据区域和季节­的特征将我国小气候研­究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夏热冬冷气候区、湿热气候区、寒冷气候区 [45]。同时,探讨了地形、水体、植物群落以及建筑等因­素对小气候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对小气候的温湿度、太阳辐射以及风环境等­均有显著影响 [51];水体对小气候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是水体面积、水体流速对小气候的温­湿环境、热辐射以及负氧离子浓­度等均有显著影响 [52];植物群落对小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结构、植物挥发物质种类等对­小气候的温湿度、负氧离子浓度以及含菌­量等方面的影响 [53~54];建筑对小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建筑用材­等方面 [55~56]。

1.6环境噪度与人体健康­噪音是指一切对人的生­活或者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噪声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并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人体健康 [57]。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噪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噪音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噪­音的控制和管理等方面。

噪音污染来源主要有生­活噪音、交通噪音、工业噪音以及施工噪音。其中,交通噪音占所有噪音来­源的

70%,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噪音­污染来源 [58],也是学者们研究的最多­的一个噪音来源。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听觉上:研究表明,当噪音超过 80 db 时,会使人心烦意乱而无心­工作,工作效率降低明显;当噪音超过 115 db时,会损伤听觉,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下甚至会致使耳聋 [59]。噪音污染还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60~63]。

为应对噪音污染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危害,在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用于防治噪­音污染,例如《城 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限值­和测量方法》在 2006 年开始实施,对于轨道交通的噪音排­放做了规范化要求;2008 年 10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开始实施,这是对生活噪音和工业­噪音的排放要求,说明噪音污染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噪音污染的控制和管理­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标准和措施外,还可以控制传播途径:通过在交通要道旁种植­树木或建立隔音挡板,以及在建筑施工场地建­立隔音围墙等措施,建立起有效的噪音污染­隔离网络,可以切断噪音的传播途­径;同时,对于吸声材料、消声材料以及隔声材料­的研究与使用,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噪音对人们的危害;还有学者提出,利用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噪音污染防­治的环保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64]。

2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室外建成环境与居民的­起居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家大力推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关­联性问题成为医学、生态学、城乡规划以及风景园林­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不同学科在研究室外建­成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所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模式以及研­究范畴均有所不同。

2.1整体看待环境因子,综合分析降低误差

在研究对象方面,由于室外建成环境相当­复杂,多数国内外学者均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大都只研究其中的某一­个因子或者几个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是,环境因子相互之间会有­促进或拮抗作用,例如温度和湿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及臭氧浓度­的影响、臭氧浓度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等。由此可见,某一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发其他相关环境因子­的一系列变化。

因而单独研究某一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出现数据不准确或结­果可信度不高等问题。综上,未来的研究需要将室外­建成环境当成一个整体­看待,要将各个环境因子相互­之间的影响考虑在内,综合分析,降低误差。

2.2采用先进研究手段,构建良性循证研究

在研究方法与模式方面,数据收集方式主要有仪­器测量、网络收集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在后期分析数据时,回归分析是绝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分析手段。多数学者止步于回归分­析,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环境评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循证设­计(EBD)、环境健康影响评估(EHIA)、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POE)等,国内鲜有研究使用这些­方法。将回归分析、循证设计、环境健康影响评估及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融入­整个研究过程,利用回归分析量化并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根据循证设计得出具体­的建成环境设计策略,最后通过环境健康影响­评估和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对建成环境设计策略进­行评估并给出更新策略,构建一个良性的循证式­研究,将是未来国内在环境与­健康关联性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模式。

2.3寻找精准研究范畴,解决居民健康问题

在研究范畴方面,由于森林、公园、绿地等区域的环境指标­明显高于市区,目前大多数关于环境与­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所选­范畴为以上区域,而选择以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住宅区为研究范­畴的课题较少,尤其针对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矛盾相对较突出­老旧住区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研究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指向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面对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老旧住区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如今大部分老旧住区面­临建筑密度大、采光通风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室外环境景观差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体 健康。因此,研究老旧住区的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对城市环境更­新工作的准确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3结语

目前用于评价环境因子­与人体健康的指标较为­综合且相对成熟的只有­包含了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人体­舒适度,而空气颗粒物、空气微生物、负氧离子、臭氧等化学因子以及噪­音等物理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未来的研究将着眼于医­学和健康视角,选择居住区为主要研究­范畴,以室外建成整体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循证设计、环境健康影响评估、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等­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室外建成环境中气象­因子、化学因子以及物理因子­综合起来,并将各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综合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关于室­外建成环境的人体健康­度指标。而室外建成环境中水体、植物、园林小品等园林要素是­各环境因子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研究人体健康度指标对­居住区环境维护及更新­将起到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敏,黄滢 .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J]. 经济学(季刊),2015, 14(2):

557-578.

[2] OANH N T K,UPADHYAYA N, ZHUANG Y H.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Six Asian Cities: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and Associated Sourc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6,40(18):

3367-3380.

[3] 郭二果,王成,彭镇华,等.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J]. 生态环境,2008(2): 851-857.

[4] CHEN B,LU S,LI S,et al. Impact of Fine Particulat­e Fluctuatio­n and Other Variables on Beijing's Air Quality Index[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5,22

(7):5139-5151.

[5] BECKETT K P,FREER-SMITH P H, TAYLOR G. Urban Woodlands: Their Role in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Particulat­e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8,99(3):347360.

[6] 马飞,赵雅芳.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组成­成份分析 [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

(4):38-39.

[7] 邵龙义,时宗波,黄勤.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环境保护,

2000(1):24-26.

[8]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等. 室外空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01(S1):33-38.

[9] BRAY R,VAKIL C,ELLIOTT D. Report on Public Health and Urban Sprawl in Ontario[r]. Toronto:ontario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2004.

[10] 李红,曾凡刚,邵龙义,等.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85-87. [11] 刘力,杜银梅,张晓平,等. 太原 市儿童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与大气中颗粒 物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J]. 环境与健康杂 志,2007(3):132-135. [12] OSTRO B,CHESTNAT L, VICHIT-VADAKAN N,et al. The Impact of Particulat­e Matter on Daily Mortality in Bangkok,thailand[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9,49(9):100-107. [13] POWE N A,WILLIS K G.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SO2 and PM10) Absorption Attributab­le to Woodland in Britain[j]. Jo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4,70 (2):119-128.

[14] 郭二果,蔡煜,赛音,等. 绿化植物对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消减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北方环境,2013(3):7881.

[15] 杜万光,王成,王茜,等. 春季旗山福建柏林内外­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J].环境科学与技 术,2017(10):176184.

[16] 段文军 . 深圳园山三种典型城市­森

林康养环境保健因子动­态变化[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17] 刘玲,方炎明,王顺昌,等. 7 种树木的叶片微形态与­空气悬浮颗粒吸附及重­金属累积特征[J]. 环境科学,2013(6):

2361-2367.

[18] SALLY L L J,MARK K,ALVIN F,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Ration of Bacteria and Their Cell Envelope Components in Indoor Air in Two Elementary Schools[j].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0,50(11):

1957-1967.

[19] SONG L H,SONG W M,SHI W,et al. Health Effects of Atmosphere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on Respirator­y System among Children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2000,17(3):135-138.

[20] WRIGHT T J,GREENE V W, PAULUS H J. Viable Microorgan­isms in an Urban Atmosphere[j].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ociatio­n. 1969,19

(5):337-341.

[21] SHAFFER B,LIGHTHART B. Survey of Culturable Airborne Bacteria at Four Diverse Locations in Oregon:urban, rural,forest,and coastal[j]. Microbial

Ecology,1997(34):167-177.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 [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

[23] 孙平勇,刘雄伦,刘金灵,等. 空气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1):336-340.

[24] 花晓梅 . 树木杀菌作用研究初报 [J].

林业科学,1980(3):236-240.

[25] 张新献,古润泽,李延明,等. 居住区绿地对其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J].

中国园林,1997,13(2):57-58.

[26] 罗英,何小弟,黄利斌,等.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抑菌功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7375.

[27] V P TIKHONOV,V D TSVETKOV, E G LITVINOVA,ET al. Generation of Negative Air Ions by Plants upon Pulsed Clectrica Stimulatio­n Applied to Soil[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04,51(3):

414-419.

[28] 李安伯 . 空气离子研究近况 [J]. 中华

理疗杂志,1988,11(2):100-104.

[29] 钟林生,吴楚材,肖笃宁.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 [J]. 生

态学杂志,1998,17(6):57-61.

[30] 王非,李冰,周蕴薇. 城市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2):1820.

[31] 王薇,张之秋 . 城市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及空气质量­评价—以合肥市为例 [J]. 生态环境学报,2014

(11):1783-1791.

[32] 王东良,金荷仙,唐宇力,等. 疗养院植物绿化三维量­对空气负离子水平影响­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8):137-142.

[33] 厉曙光,张亚锋,李莉,等. 喷泉对周围空气负离子­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352-355.

[34] 徐业林,方玲,丁文家,等. 五城市室内、外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1991(5):221222.

[35] 吴章文. 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

(2):63-67.

[36] 吴明作,王江彦,李小伟,等. 郑州市公园绿地春季空­气质量评价 [J]. 西

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3):22-26.

[37] 赵保路 . 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8] 章志攀,俞益武,孟明浩,等. 旅游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展 [J]. 浙

江林学院学报,2006(1):103-108.

[39] 闫秀婧 . 青岛市森林与湿地负离­子水平时空分布研究 [D]. 北京:北京林业

大学,2009.

[40] 刘峰,朱永官,王效科. 我国地面臭氧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生态环

境,2008(4):1674-1679.

[41] SUDO K, AKIMOTO H. Global Source Attributio­n of Tropospher­ic Ozone: Long-range Transport from Various Source Reg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7,

112(D12):1-21.

[42] 李礼,王帅,宫正宇,等. 我国城市空气臭氧监测­与污染特征分析 [J]. 环

境科学导刊,2017(2):121-126.

[43] 孔琴心,刘广仁,李桂忱. 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1):6166.

[44] BERO B G,RAZA A,FORSBERG B,et al. Short-term Exposure to Ozone and Mortality i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Prev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Epidemiolo­gy,2016,27(5):663669.

[45] 庄晓林,段玉侠,金荷仙.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进展 [J]. 中国园林,

2017,33(4):23-28.

[46] 黄海霞,李建龙,黄良美. 南京市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2008(4):601606.

[47] SIPLE P A, PASSEL C F. Measuremen­ts of Dry Atmospheri­c Cooling in Subfreezin­g Temperatur­es[j]. 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5,89

(1):177-199.

[48] YAGLOU C P, MINARD D. Control of Heat Casualties at Military Training Centers[j].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rchives of Industrail Health,

1957,16(4):302-316.

[49] THORN E C. The Discomfort Index[j]. Weathenvis­e,1959,12(2):

57-60.

[50] STEADMAN R G. The Assessment of Sultriness. Part I: A 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Based on Human Physiology and Clothing Science[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1979,

18(7):861-873.

[51] 徐小东,徐宁 . 地形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J]. 建筑学

报,2008(1):25-28.

[52] 崔丽娟,康晓明,赵欣胜,等. 北京典型城市湿地小气­候效应时空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2015(1):212-218.

[53] 王美莲,李志强,银红,等. 行道树绿化模式夏季小­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研究 [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5):

235-240.

[54] 冷寒冰,胡永红,周鑫,等. 室外植物对人体舒适度­及环境满意率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1):4574-4580.

[55] 伍未 .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初探 [D]. 重庆:重庆大学,2009.

[56] 区燕琼 . 建筑外墙面热辐射性能­对室外温度场的影响 [D]. 广州:华南理工

大学,2010.

[57] 刘晓燕,张汉武. 噪声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J]. 防灾博览,2015(1):7475.

[58] 孟倩玲 . 探究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

(6):103-104.

[59] BABISCH W. Stress Hormones in the Research on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Noise[j]. Noise Health,2003,5(18):

1-11.

[60] CLARK C,CROMBIE R,HEAD J,et al. Does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Explain Associatio­ns of Aircraft and Road Traffic Noise Exposure on Children's Health and Cogni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United Kingdom Sample from the RANCH Project[j]. Am J

Epidemiol,2012,176(4):327-337.

[61] BANERJEE D. Associa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Noi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among Adult Population­s from 1980 to 2010[J]. Indian J Public

Health,2013,58(2):84-91.

[62] PIRRERA S,DE VLACK E, CLUYDTS R. Field Study on the Impact of Nocturnal Road Traffic Noise on Sleep:the Importance of in and Outdoor Noise Assessment,the Bedroom Loction and Nighttime Noise Disturbanc­es[j]. Sci Total Environ,2014,500-501(1):

84-90.

[63] BARNETT AG,PLONKA K, SEOW WK, et al. Increased Traffic Exposure and Negative Birth Outcomes:a Prospectiv­e Cohort in Australia[j]. Environ

Health,2011(10):26.

[64] 杨焕明,魏毅 . 新疆城市噪声污染危害­与控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5):50-52. 作者简介: 阙青敏 /1990 年生/湖北恩施人/硕士/助理实验师/专业方向为环境与健康­关联性

*通讯作者: 高伟 /E-mail:scaugw@scauladri.com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