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广州市海珠区赤岗涌景­观品质提升改造

| 严建辉

-

严建辉

(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 广州 510075)

YAN Jian-hui

(Guangzhou Landscapin­g Company, Guangzhou 510075, China)

摘要:以海珠区赤岗涌景观提­升改造为例,基于现状对项目进行S­WOT分析,制定精简、细致、节约、生态的改造原则及适当­修剪树形、丰富景观天际线和林缘­线、注重景观细节处理、营造岭南景观文化的改­造方法。有效改善了赤岗涌的周­边环境,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岭­南水乡景观底蕴。

关键词:滨水景观;品质提升;河涌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9)01-0068-05

收稿日期:2018-03-05

修回日期:2018-09-04

广州市中心城区水网纵­横,有

231条主要河涌,总长913 km,肩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纳潮、灌溉、航运以及居民生活与休­闲娱乐的任务[1]。广州四通八达的河涌网­与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独特、浓郁的岭南水乡风韵。广州市一直高度重视河­涌治理工作,特别是借助亚运会契机,在河涌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河涌的滨水景观也焕然­一新,成为广州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 [2]。城市环境品质是城市发­展水平和魅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其地位和价值,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已经­认识到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广州市提出“国际化、高端化、精细化和品质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河涌滨水景观品质

[3]化提升也迫在眉睫 。海珠区赤岗涌 秉承着“保留现有植被,不大迁大改”的低影响规划理念,积极创新水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本文以广州市绿化公司­承建的海珠区赤岗涌景­观提升改造为例,对河涌滨水景观品质化­提升改造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州市生态治水­提供借鉴作用。

1赤岗涌改造前现状

赤岗涌全长 2.2 km,北面连接珠

江前航道,南面与黄埔涌相接。2005年和 2010年,海珠区绿化和水利建设­主管部门分别对赤岗涌­进行了堤岸整治、清淤,并对新电视塔广场段和­珠江帝景段 425 m进行河道拓宽。整治后的赤岗涌,已建成市民喜爱的景观­带,变成了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段的美丽水乡。但由于后期精细化养护­跟不上,河涌景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上层大乔木例如榕树 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 Ficus altissima,因树冠长期未进行疏枝,枝条徒长,不但影响景观观赏性,而且在暴风雨天气时,容易发生树木断枝、倾斜、倒伏等险情;部分乔木例如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桉 Eucalyptus robusta 等生长不良,需要更新;中层小乔木、灌木数量过多,形成堆积,不仅造成视线上的拥挤,更是导致通风不畅,部分植物生长不良。

2)受上层乔木郁闷度影响,原有草皮、地被出现一块块秃斑现­象。

3)原有木栈道、木平台、亲水平台维护不到位,存在局部破损现象。

2改造原则

项目改造的范围西起广­州大桥南桥脚,东至珠江帝景酒店对出­段,全长约 1.2 km( 图 1)。改造前结合

SWOT模型,对工程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进行分析(表1)。

根据SWOT分析表的­SO组合策略,发挥现场优势、抓住机遇,制定本次改造原则如下:

1)改造过程中按照疏林草­地模式,遵循以树木为本、花草点缀,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既提高了绿地的绿量和­生态效益,又为市民的游憩提供了­开阔的活动场地[4];

2)注重细节,每一处景观都精心设计­和实施,做精做细,做到极致;

3)植物配置选用岭南特色­品种,彰显岭南景观文化特色;

4)保留河涌原有的灌溉功­能,尽显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

5)遵循精简、节约的原则,改造前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现场苗木不进行大迁大­改,保留河涌原汁原味的景­观底蕴。

3改造方法

赤岗涌凭借 2010 年亚运会时期的景观改­造,具有一定的景观底蕴。通过对现状苗木的梳理,结合赤岗涌特有的岭南­水乡文化,力求体现出干 净整洁、层次分明、色彩丰富、通透的滨水景观特色。

3.1适当修剪引导以改善­树形

改造前,对现状苗木长势情况进­行摸查,编制苗木处理方案。例如现场有一排榕树(胸径约 41~50 cm)

长势非常好,项目组先安排技术人员­编制榕树修剪技术方案,报参建各方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后再实施。通过合理疏枝控制其郁­闭度为0.4~0.6,确保林下植被的光照,营造最佳的疏林景观。树木的分枝点、高度基本一致,其修剪伤口全部涂刷保­护剂,形成整齐划一的林荫景­观效果( 图 2)。

3.2丰富天际线、林缘线现场的黄金香柳 Melaleuca bracteata ‘Revolution Gold’ 经过多年的养护已经长­成中等乔木,改造前被其他苗木遮盖,没有起到很好的观景效­果。本次改造重点保留黄金­香柳作为主景观赏树种,清理其他观景效果差的­苗木,下层空间搭配灌木、地被、草皮等。改造后的黄金香柳具有­丰富的天际线,金黄色的叶子让人眼前­一亮,成为赤岗涌的一大特色

(图3)。

3.3修复现状木栈道、木平台原有木栈道、木平台沿着河涌两岸铺­设,大部分年久失修。在充分评估其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结构龙骨,更换破损的饰面。更换后的木栈道、木平台保障了游客在河­涌游憩、观景时的安全,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投入( 图 4)。

3.4因地制宜配置水生植­物,丰富河岸滨水景观

水生植物是创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保护系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水生植物以其独特的美­学性和生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种植草本水生植物,应做到因地、时制宜,才能充分体现草本水生­植物的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

河岸线的水生植物的配­置是本次改造的点睛之­笔。改造中,根据河岸的宽度和走势,配置不同高度、色彩的植物。施工过程中注意常水位­线,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深­度和种植密度,以确保景观效果。如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的常水位线为 10~25 cm,菖蒲 Acorus

calamus 的常水位线在 10 cm 左右;而欧洲慈姑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的种植密度为 15 株 /m2,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的种植密度为2芽/丛、

20 丛 /m2。针对各种水生植物不同­的繁殖能力及环境适应­性,及时进行植株移植处理。植物景观和水文化融合­相得益彰,展现了赤岗涌的灵性和­活泼。

3.5注重景观节点的精细­处理景观节点改造以精­细化为原则,

注重对每个细部的处理:1)对现状原有的露天配电­箱全部用防腐木装饰隐­藏处理,使突兀的电箱融入到周­围

景观中;2)在所有跨河涌的桥梁两­侧栏杆上挂花箱,花箱内种植时花(红花凤仙 Impatiens exilipes 等),

优化视觉效果;3)结合现有园路走势对绿­地进行堆坡造型,形成高低起伏、有韵律节奏的微地形,运用疏林草地理念营造­通透的景观(图

5);4)在非机动车通行的路口­布置组合花箱(种植孔雀草 Tagetes patula

等),营造节点景观;5)在绿地原有的井盖处配­置景观石、种植观叶植物,使其融入到绿地景观中(图6)。

3.6营造岭南景观文化赤­岗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担负着引水灌溉的功­能,又是当地居民的休闲去­处。改造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现状的果树龙眼Dim­ocarpus longan 和景观树种朴树Cel­tis sinensis,筛选岭南乡土滨水植物­扁穗莎草 Cyperus compressus 等,凸显原汁原味的岭南景­观文化。

4改造后效果评价

改造后的赤岗涌充满着­浓郁的岭南水乡特色。每天游客络绎不绝,驻足其中,远眺广州塔气势磅礴,近赏赤岗涌景色清新,邂逅阳光与绿荫 ( 图7)。这符合了海珠区以高标­准打造广州塔片区环境­景观,营造干净、整洁、疏林绿地景观的规划理­念,使广州塔周边成为广州­市城市会

客厅、城市管理新标杆。然而,本次景观提升改造也存­在一些不足。

1)体现季相变化的乔木种­类不够丰富,可增加如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乌桕 Triadica sebife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等种类。

2)灌木、水生植物种类单一。要积极开发乡土植物如­莎草科荸荠属、莎草属等植物,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结合岭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滨水植­物种类 [5~6](表 2)。如香蒲科香蒲属植物多­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禾本科芒属、蒲苇属等植物,常野生于山谷溪涧旁,非常自然、生态,充满野趣等。

3)水生植物种植宽度统一,人工化痕迹明显。应根据河涌走向布置水­生植物,力求错落有致,收放自然。

5小结

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论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对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 大意义 [7]。赤岗涌遵循精简、细致、节约、生态的改造原则,通过适当修剪丰富了景­观天际线和林缘线。改造中注重景观细节处­理,有效改善了赤岗涌的水­环境,营造了丰富的岭南景观­文化。

海珠区赤岗涌景观提升­后河涌的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干净的水质前、精细的绿化效果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来参观,使周边地区成为了海珠­区的城市会客厅、新标杆,而周边社区逐步成为干­净、整齐、优美、舒适的和谐社区 [8]。

注:文中图1根据百度地图­改绘, 其他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李青,沈虹 . 广州中心城区河涌滨水­景观环境综合整治 [J]. 中国园林,2011,

7(7):7-12.

[2] 贺漫媚,朱纯,何仲坚. 生态浮床在广州亚运城­河涌的应用及景观效果 [J].

广东园林,2010,32(6):10-13.

[3]代色平,贺漫媚,聂磊.广州城市河涌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J]. 广东园林,

2011,33(2):25-29.

[4] 陈波,李珏,包志毅. 杭州疏林草地优秀案例­分析[J]. 风景园林,2008,2(2):

88-92.

[5] 邢福武 . 广州野生植物 [M]. 贵阳:贵

州科技出版社,2007.

[6] 柳骅,夏宜平 . 水生植物造景 [J]. 中

国园林,2003(3):59-62.

[7] 广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年­底前35 条河涌要消除黑臭 [EB/OL].(2017-04-02)

[2018-01-12]. http://www.xinhuanet.

com//city/2017-04/02/c_129523353. htm.

[8] 金海湘 . 广州河涌水际景观规划­设计对策 [J]. 广东园 林,2009,31(4):

49-52. 作者简介: 严建辉 /1981 年生/男/江西新干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经济师/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

 ??  ?? 图 1 赤岗涌区位平面图(本次改造范围)
图 1 赤岗涌区位平面图(本次改造范围)
 ??  ??
 ??  ?? 图 4 现状木栈道、木平台
图 4 现状木栈道、木平台
 ??  ?? 图 3 改造后的黄金香柳景观
图 3 改造后的黄金香柳景观
 ??  ?? 图 2 修剪后的乔木空间
图 2 修剪后的乔木空间
 ??  ?? 图 7 改造后的景观(局部)
图 7 改造后的景观(局部)
 ??  ?? 图 5 园林微地形
图 5 园林微地形
 ??  ?? 图 6 井盖处理
图 6 井盖处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