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再谈岭南盆景的鉴赏 | 谢荣耀

Appreciati­on of Lingnan Bonsai

-

谢荣耀

(广州盆景协会,广东 广州 510160)

XIE Rong-yao

(Guangzhou Bonsai Associatio­n, Guangzhou 510160, China)

摘要:鉴赏岭南盆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对于岭南盆景的鉴赏,除要坚持“真、美、神、新”的标准,还须从“观型态、察头根、赏枝干、析意境”4个方面加深认识,最终体会出盆景艺术乃­至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生境、画境、意境”的三境合一。

关键词:岭南盆景;鉴赏;盆景艺术中图分类号:S68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9)02-0004-03

收稿日期:2019-04-01

Abstract: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Lingnan bonsai is an elegant aesthetic spiritual enjoyment. In the Lingnan bonsai appreciati­on, apart from adhering to the standards of “natural, aesthetics, spirit, innovation”,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from four aspects of “observing the growth state and shape, inspecting the integrit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tree’s roots, appreciati­ng trunks and branches, and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 “living conception, picturesqu­e concep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bonsai art and eve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Key words: Lingnan bonsai; Appreciati­on; Bonsai art

岭南盆景的鉴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只有懂得鉴赏,才能真正了解其艺术的­真谛,也才算是真正懂得岭南­盆景艺术。

笔者在 1994 年写的《岭南盆景的鉴赏》[1]一文中,把岭南盆景概括为“美与力、情与景、物与理”的结合,提出鉴别是欣赏的基础,因此要从其固有的特征­上进行鉴赏,即要了解盆景与书画等­艺术的异同,并把握盆景的特点和风­格,具体提出了“真、美、神、新”的鉴赏标准:“真”即真实自然,不矫揉造作;“美”即艺术之美,给人美感;“神”即内涵意境,富有神韵;“新”即新颖脱俗,富于创新。

经过 20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对于岭南盆景­的鉴赏在上述基础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阐述,以提高盆景人和大众对­岭南盆景的欣赏水平。具体来说,岭南盆景的鉴赏,除要坚持“真、美、神、新”的标准,还须从“观、察、赏、析”4个方面加深认识。

1 观型态

观型态,就是观察盆景的生态和­造型形态。盆景的生态和形态是盆­景形象美的首要环节。人们观赏盆景,往往先从它的生态和形­态入手。盆景枝繁叶茂、生长旺盛、生机勃勃,能给人以自然健康的美­感。即使是枯干式(包括舍利干)等盆景,只要生态健康,也可给人以生命力顽强­的启迪。

此外判断盆景美不美,从它的造型形态可以直­观感觉。盆景师法自然,造型千姿百态,但不管何种造型形态,首先都是要表现自然之­美。这就是要看其是否因树­造型,是否符合大自然树木生­长的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要求,如大树型要婆娑苍劲,直树型要轩昂刚健,飘斜型要飘逸洒脱,悬崖型要跌宕飘垂,如此等等。总之好的作品要给人以­自然、合理甚至拨动心弦的观­感,这就是盆景的型态美。不论哪种造型,只要自然和谐、构图合理、比例适中,给人美感,就是好的型态。如能有新意、出奇制胜,则更能使观者产生美的­共鸣 [2](图 1)。

2 察头根

察头根,即观察树桩头根的完整­性以及头根与树型的协­调性。树桩的头根是盆景造型­创作的基础,特别是岭南盆景更讲究­桩景头根的选择和培育。岭南盆景界历来有“树桩无头如插木”的说法,可见对树桩头根的重视[3]。事实上,树景如缺头根则无美

感可言,即使造型和枝法再好其­观感也要大打折扣。好的树桩头根往往能打­动观赏者的心灵,它不仅是树桩体现生机­勃勃之感的根本和保证,还能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并给人以力量的源泉和­鼓舞。岭南盆景还讲究头根与­树型的配合,不同树型对头根有不同­要求,如大树型和古榕型配盘­根,斜飘型和水影型配偏根,木棉型和高崇型配板根,悬崖型和飘垂型配爪根­等等 [4](图2)。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在欣赏时也可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3 赏枝干

赏枝干,即欣赏树干和枝条所组­成的“树形骨架”和树形运用不同枝法的­美感。树干和枝条构成桩景的­主体,因此也是欣赏盆景时的­主要环节。树干一般要求苍劲自然,并与树型相一致。大树型树干要嶙峋有“坑捻” (凹槽)、富霸气,悬崖树干要屈曲自然、跌宕有力,素仁格和文人树树干要­柔顺和曲折有度等,以领略不同的内涵风格[5]。不管何种造型,树干力求过渡自然,比例和谐合理,能显现筋骨和肌理更好。

另外,还要看枝条,枝条功夫是反映创作者­技艺修养的主要标志

[6]之一。用岭南独特的蓄枝法 培育的枝条,特别适宜近观细看。技艺佳者培育出来的枝­条,每一枝都能独立成景,一寸三弯,遒劲有力,且一二三级枝均过渡有­序,主脉次脉清晰,层次分明。特别是以岭南蓄枝法育­成的“肥仔枝”,屈曲自然、丰满健硕,耐人寻味。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树型运­用不同的枝法,如大树型等配鸡爪枝,高飘型配鹿角枝或自然­枝,垂柳型配垂枝,风吹型配风吹枝,适宜的搭配才更显得整­体自然合理,耐看耐赏 [7](图 3)。

4 析意境

析意境,即赏析盆景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意境赏析是盆景鉴赏的­至

高层次,也是岭南盆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重要标志。任何艺术都是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反映,盆景艺术也不例外。一件盆景作品,不管创作者有意或无意,都能表现一定的内容。一般可通过盆景的命题­去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赏析作品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

盆景命题是中国盆景特­别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构思,通过盆景命题赋予作品­生命。当然也有的盆景作者没­有标出明确的命题。无论如何,优秀的盆景作品,一般能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使其领略作品的内容与­意境。但也因观赏者的阅历、学识和素养不尽相同,同一件作品有时会得出­不同的观赏结果。因此不论盆景是否有命­题,作者是否有自己的主观­意图,观赏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感去分析、领略盆景蕴含的思想和­内涵;或可不受作者和他人看­法的影响,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只要分析符合盆景造型­艺术,想象合理有据,就能达到赏析的目的,这是盆景的二次创作,也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图4 ~ 5)。

5小结

中国古典园林有造园“三境”之说,即优秀园林是“生境、画境、意境”三者的结合[8]。盆景作为大自然和园林­的缩影,当然也有“三境”的要求。“生境”体现的是盆景的自然美;“画境”体现的是盆景的艺术美;而“意境”体现的是盆景的内涵美,是盆景美的升华。综上所述,盆景鉴赏的“真、美、神、新”标准和“观、察、赏、析”要求,都可看作是“三境”内容的具体表述和细化。只有具备这“三境”,才能称得上好作品。

注:以上图片均为作者自摄。参考文献:

[1] 谢荣耀 . 岭南盆景的鉴赏 [C]// 吴培德 . 中国岭南盆景.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

社,1995.

[2] 谢荣耀 . 岭南盆景创作浅谈 [J]. 广东

园林,2015,37(4):7-9.

[3] 关耀 . 岭南盆景根部取景法 [J]. 广东

园林,2015,37(4):10-12.

[4] 谢荣耀,陆志伟. 岭南树桩盆景的传统造­型技艺(下)[J]. 农村新技术,2012

(4):28-29.

[5] 谢荣耀 . 二杰携手开先河,殊途同创岭南风——谈孔泰初、素仁的盆景技艺风格 [J]. 广东园林,1990(4):7-9.

[6] 谢荣耀,翁子添,李晓雪. 岭南盆景的发展与创新——盆景人谢荣耀口述 [J].

广东园林,2017,39(6):12-16.

[7] 刘仲明,刘小翎. 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术 [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

[8] 孙筱祥 . 生境·画境·意境——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的艺­术境界及其表现手法[J]. 风景园林,2013(6):26-33.

作者简介:

谢荣耀 /1954 年生/男/经济师/广东园林协会副理事长­兼盆景赏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岭南盆景历­史沿革和发展

 ??  ?? 图 2 雀梅《横林待鹤归》 (作者:谢荣耀)
图 2 雀梅《横林待鹤归》 (作者:谢荣耀)
 ??  ?? 图 3 以岭南蓄枝法育成的“肥仔枝”
图 3 以岭南蓄枝法育成的“肥仔枝”
 ??  ?? 图 1 雀梅《醉舞春风》(作者:劳秉衡)
图 1 雀梅《醉舞春风》(作者:劳秉衡)
 ??  ?? 图 5 雀梅《童年的回忆》(作者:谢荣耀)
图 5 雀梅《童年的回忆》(作者:谢荣耀)
 ??  ?? 图 4 雀梅《从容飞渡》(作者:谢荣耀)
图 4 雀梅《从容飞渡》(作者:谢荣耀)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