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a)

复抵萧摆汜倸弯熬菌ḿ­醇

- 李全伟 | 文 李源 | 编辑

只用一个词形容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那就是“胆识过人”。1963年出生的李书­福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创­业,先后涉足冰箱、摩托车、汽车等行业,他始终有一股敢为天下­先、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靠着顽强的精神和­过人的智慧,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之一。

符用一个词形容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那就是“胆识过人”。1963年出生的李书­福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创­业,先后涉足冰箱、摩托车、汽车等行业,他始终有一股敢为天下­先、锲而不舍的精神。看准机会,大干快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靠着顽强的精神和­过人的智慧,李书福带领吉利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之一。在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吉利是中国大陆唯一上­榜的民营车企。

自 2010年收购并拥有­了沃尔沃公司之后,吉利更是把中国制造推­向了全球,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先驱者。过去40年,是以吉利为代表的广大­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40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李书福先生,请他回顾这段宝贵的历­程。

笛癌菲浔

HBR中文版:你当时创业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创业?李书福:仔细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基本上和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同步。我出生、成长在农村,家里也没有经商传统,是国家的改革政策召唤­我加入了创业大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农村的土地可以承包经­营,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地­搞乡镇企业,甚至还允许搞个体私营­经济。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高中时期就迫不及待­开始规划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梦想。其实当时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只是感受到了时代强大­的推动力,开始尝试一些创业和经­营活动。所以,与其说我当时有什么具­体创业想法,不如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予了更多的机会。

HBR中文版:最早创业的历程主要是­什么?李书福:在创办吉利以前我就有­过多次创业经历,并且都在不同的领域探­索。这些经历为我在创办和­发展吉利的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财富。

年轻时我爱好摄影,靠父亲几百元的资助,从走街串巷给人拍照做­起,后来又经营起了照相馆,这是我创业生涯的起点。后来废旧电器市场在我­的老家台州兴起,我又瞄准了其中的商机。我从废旧电器零件中分­离出有用金属,进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后来我的技术被其­他企业抄袭,行业竞争也越发激烈,这又逼迫我思考如何在­市场立足下去。那时候,随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冰箱开始进入家庭,我再次创业,研究生产电冰箱配件。经历了没有设备、没有厂房更没有技术等­各种困难,最终在家乡政府的关怀­下成立了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让我的创业之路从作坊­式的小打小闹进入到正­规军经营。从生产电冰箱零配件到­整机制冷设备,公司一路迅猛发展,零部件产品畅销全国,更成为知名冰箱品牌的­生产商,一举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又带来一阵更为­猛烈的改革之风,激发我再次投入创业浪­潮。这次我选择了建材市场,我们生产的镁铝曲板装­潢材料质美价廉,产品不但满足国内市 场需求,而且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的生产技术和专­利又被其他企业剽窃了,竞争力下降,让我又转向了摩托车行­业,成立了吉利,后来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笛癌黍缮

HBR中文版:后来吉利进军汽车产业,也成为了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重大的挑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李书福:资金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是制造业之王,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吉利不断增长的销售量,为公司布局国内和全球­发展提供了动力。2017年吉利总营收­92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汽车年销售124.71万辆,同比增长63%。

当然,凭借一己之力是办不了­大事的。我们吉利一直进行全球­性拓展,这样不仅能从技术上加­强协同,也能借助全球资本进一­步支持集团发展。吉利收购戴姆勒部分股­权,资金基本上都来源于海­外资本市场,完全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其中80%左右来自海外的外资银­行,小部分来自海外的中资­银行,还有一部分是吉利自有­资金,这完全是市场化资本组­合,市场化自我平衡的资金­结构安排,这种安排没有任何特殊­背景。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德国政府都对我们­的交易做了充分而认真­的了解,依法而严格的审查。

当然,汽车行业对资金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现在更面临着非汽车行­业公司的挑战者,也就是新兴的以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支撑的造车­新势力。但我认为,现在市场中有少数人在­利用互联网的概念,假借造车之名行圈钱之­实,这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民营企业发展不易,我们呼吁政府融资贷款­的时候给予支持,希望国家尤其是在政策­性方面能够多鼓励民营­企业,特别在融资环境上给企­业便利和利益,支持推动企业发展。

HBR中文版:从造车的政策方面,你们面临什么挑战?李书福:从造车的政策来看,国家对民营企业造车的­政策是一步步开放的。1997年,吉利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公司进入了汽车行业,到四年后我们拿到牌照,2001年11月,吉利终

于“转正”。同年12月,吉利生产的轻型客车和­三厢式轿车名列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从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来­说,我希望民企和国企能融­合发展,希望国家能够提供公平、透明、开放的环境,拓宽民企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为国民共进提供健康土­壤,帮助更多民营企业壮大­实力、打造有实力的自主品牌。

从环保方面来看,国家现在要求越来越严,但同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汽车行业提出了 新挑战、带来了新机遇。在我看来,发展新能源是中国以及­全球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必经之路。吉利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新能源汽车是吉利未来­经营的重点,并在持续地探索多种新­能源的可能性。未来将继续推进技术升­级,加快从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

早在 2015年,吉利汽车就提出了蓝色­吉利行动,旨在确保 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 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将其放置于吉利的 20200 战略(即吉利汽车集团到20­20 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整个吉利控股集团年产­销 300万辆并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成为最具竞争力并且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中,吉利汽车到2020 年计划实现产销 180万辆新能源汽车,而目前吉利的九大工厂­年产能为 150万辆(吉利汽车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所属公司)。

从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国家也在一步步放开关­税。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进口关税从198­6年的 220% 到如今大约17%,但事实上,并没有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壮大。我认为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有助于中国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力;有助于压缩国内车市利­润,给中国消费者更多福利;有助于促进国内车企开­拓海外市场,以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拉动全球汽车工业的成­本下降;带动全球整体产业链的­更健康良性发展。

HBR中文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你们是如何解决人才问­题的?

李书福:中国工业体制发展较晚,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不­够完善,所以汽车行业的高质量­人才一直短缺。这也是吉利办学的初衷,只有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系统,才能为企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方面,我也希望国家能够在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方面­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战略。吉利秉承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力资源之道,多渠道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通过广泛的发展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自主创新与奋­斗精神,实现个人价值创造与组­织战略达成的双赢。集团注重人才培养,为员工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训战结合,致力于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现在,吉利汽车集团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和加利福尼亚­设有四个造型中心;在杭州、宁波、哥德堡和考文垂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我们研发人员超过一万­人,其中外籍研发人员达到­了3000人,他们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集合 了汽车创新领域的众多­顶级专家,协同合作,使我们真正拥有了“最强大脑”和独特的工程师文化。

HBR中文版: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过管理关的问题,你们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李书福:吉利的2020年目标­是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十­强,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全球性汽车集团,依靠科技引领为动能来­设计和制造卓越的汽车­产品,让旗下的汽车跑遍全世­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达到成为全球性汽车­集团的目标,吉利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国际化经营道路。

秉承吉利责任经营的理­念,吉利汽车集团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目标,加强日常经营的合规性,同时,以公司使命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吉利一直践行“全球型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特点是尊重、适应、包容与融合,最终目标是达到合作共­赢,实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中国和瑞典、比利时、英国、马来西亚等国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做大做强中国、英国、瑞典、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家汽车产­业。

HBR中文版:你们面临的其他挑战还­有什么?李书福:主要有三个。品牌形象和价值提升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中国汽车品牌总体给人­的印象,主要是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个局面的很大原­因就是中国汽车长期以­来,基本上是走合资发展之­路。虽然最近十几年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企业可以自由开展­汽车产品的研发,进步很大,但由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较短,没有太多的技术积累,综合竞争力还不强。转型升级的挑战——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一定­要不断转型升级,朝着世界高端市场迈进,从世界价值链中低端位­置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从汽车大国发展壮大为­汽车强国。海外市场拓展的挑战——中国的自主品牌在海外­建厂面临很多的不利因­素,包括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等。这需要中国汽车行业的­共同努力、协同发展,也希望政

 ??  ??
 ??  ?? 指标年份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销售额(亿元)
                                                                                                                               复抵謎 21 尿瘊脱烷丝醴
指标年份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销售额(亿元) 复抵謎 21 尿瘊脱烷丝醴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