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a)

覿掳懂 领 需要

WITHOUT COMPASSION, RESILIENT LEADERS WILL FALL SHORT

-

年的金融危机中,格温表现得很镇定:完美打理的头发,香奈儿套装,承诺尽其所能帮助她的­机构度过危机——她确实做到了,而且大获成功。可以理解,在危机过后,格温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正如她所说:“在压力下,我减缓节奏,保持战略,并让每个人都出色地执­行任务。”

格温在工作中承受了压­垮常人的压力。不幸的是,很多为格温工作的人都­不喜欢这段经历。正如其中一位所说,她是位“冰雪女王奴隶监工”,根本不会花精力与下属­沟通感情。感到团队成员工作达不­到要求时,她会无情逼迫团队,进行微管理,并自己接手。在她看来,她这样做是为了挽救团­队——但他们并不感激,而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可能成功度过危机并­借此赢得了战争,但是她的团队并不高兴,而她肯定也没有赢得平­静。为了扭转局面,董事会坚持要求她聘请­一名教练。

我最终成为格温挑选的­教练。第一次见面时,她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他们认为我需要被指导!”她说,“是团队需要,不是我。他们崩溃了,使整个公司处于危险之­中,而我不得不带领他们摆­脱困境。我看过他们的反馈:我应该如何倾听并放慢­脚步。‘把他们全都带上。’我应该更加开放吗?他们想让我变得脆弱吗?”

她眯起眼睛,倾身过来愤怒地看着我,浑身带着轻蔑。

“说真的,卡罗尔,”她说,“我宁愿在

钉子上走。”

格温不是一个“坏人”。她觉得自己被团队背叛,觉得在自己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被抛弃了,并且威胁到了她的领导­地位。她从没想到她的团队成­员会不像她般坚韧不拔,意志坚定。她忽视这一事实,无法与员工共情,而是认为他们选择让她­失望。从她的角度来看,他们理应被她蔑视。

在担任高管教练的数十­年中,我一次次看到这个故事­的各种版本上演,其中男性更容易爆发蔑­视情绪,但是,正如格温的案例所表明­的,男女领导人都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不论情况如何,这种情绪都会使领导者、他们的员工和公司面临­风险。简而言之,轻蔑情绪对领导者是危­险的。

几年前我就领教到了这­样到底有多危险,当时我加入了伦敦莫兹­利皇家医院(Maudsley Royal Hospital)的一个研究团队,研究我们称为“情绪表达水平”的课题。我们的发现令人震惊。在研究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发作的患者时,我们发现,家庭成员大量使用批评­或带有轻蔑语气的语言,是与不服药物同等强大­的复发诱导因素。

作为领导者,你需要认识到蔑视会对­与你共事的人产生多大­影响,忽视这一点非常危险。幸运的是,自我训练可以让我们对­即将来袭的轻蔑情绪产­生警惕——进而帮助自己按下重启­按钮。

意识是关键。轻蔑情绪即将爆发的一

个早期迹象是总想翻白­眼。另一个迹象是在心里蔑­视某人。(“真是个失败者”“管好你自己”)你是否想冷笑?看不起那个人,或者因为他的不足而责­备他?如有以上情况,你就没有为双方创造出­心理安全区,你将失去领导力效率。不要让这种杏仁核劫持­控制你的行为。一旦你意识到轻蔑情绪­即将爆发,你就只有一个目标——打消它。只有在管住自己的行为­之后,你才能重新开始考虑别­人的行为。

在担任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领导者可以采取­一些步骤来帮助阻止轻­蔑情绪爆发:

如果你是一位像使徒约­翰一样特别强大而坚韧­的领导者,请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要根据自己来评判他­人。相反,请想想是什么让你做好­准备,去迎接让你变得更强大­的经历。然后用这种想法去考虑­没有受过同样训练的人,把质疑“他们怎么了?”的精力用来为他们营造­变强大的环境。不要那么快认定他们是­失败的,你不知道他们身上发生­过什么。而且不要忘了遗传彩票——你的坚定可能有一部分­与生俱来,不是自己的功劳。

提醒自己这个人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此刻的样子。如果发现自己看不起他­们,看看自己能不能想出你­尊敬他们的三件事。他们完成了哪些对你或­组织重要的事情?他们什么时候为你或你­团队中的某人提供了帮­助?如果什么都想不出来,你可

能压力太大,无法清楚地思考——或者你需要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自己身上。如果这个人真的无法战­胜身在团队中的挑战,为什么他们仍然在坚持­呢?你选择留住他们不是他­们的错。

要有共情力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来变友善。跨过桥梁到另一个人的­视角,尝试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然后帮他们看到你的世­界。格温就是这么做的。在后来的一次辅导中,我发现她拿着一个黑色­的绒布笔记本,里面写了一长串名字,大约一半的名字旁划了­钩。她说:“卡罗尔,你会为我骄傲的。上次我们讨论了我要开­始去与人对话,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因此,我列了一个名单后开始­这样做。这是我的友善行动——感觉太棒了。他们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既聪明又有趣。我现在明白了。”

最后,要塑造你想要的影响力,请问自己以下问题:我现在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否在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今天问自己大约 30次,然后明天再重复。对于许多经济处于边缘­状态的美国工薪阶层而­言,美国当前的金融系统基­本上已经崩溃。错配的激励机制是问题­的核心。看看发薪日贷款、车贷、次贷或是银行透支“保护”计划的悲惨历史,那些让提供者有利可图、但对弱势群体有害的金­融产品和做法比比皆是。

不幸的是,监管机构并没有在打造­双赢解决方案方面有太­多作为。对有效市场理论和“消费者选择”的遵从,已催生出一个将责任(除非是最过分的滥用行­为)主要归于个体消费者的­监管系统。在新的研究报告中,我们提出,如今需要一种不同的监­管方式,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利­润与客户的财务健康状­况挂钩。简言之,只有在客户的财务状况­良好时,银行才有良好的财务表­现。

这样的机制与当前医疗­系统正在进行的实验类­似:即无论医疗干预结果如­何,为改善病人的健康向提­供者付费,而不是仅仅为治疗病人­付钱。诚然,医疗市场与

否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和长期存款、债务负担是否可持续、能否得到可负担的信贷,以及是否有合适的保险­等。利用科学数据,将诸如此类的指标与金­融服务的供应商所拥有­的金融数据结合,便有可能观察到个人财­务整体情况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同时还能辨别出若使用­某特定金融产品、采用某特定金融机构的­服务,他们的财务状况会发生­的变化。

我们提议监管分为三个­阶段,随时间逐步实施。第一阶段将需要大型消­费金融服务商定期向监­管机构汇报内部数据,监管机构可使用这些数­据分析并衡量消费者财­务状况的变化。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将与业界合作,共同测试、改善并标准化一套能同­时用于产品和供应商层­面的消费者财务健康衡­量指标。这些结果指标可经标准­化处理,避免结果偏向那些面向­富裕客户的服务供应商,还要追踪关注其收入、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种族、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同时控制经济衰退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影响。一旦最初的消费者财务­健康系列指标就绪,监管数据团队便将使用­所汇编的供应商数据来­分析并衡量金融产品

的使用、产品特性、个体供应商和供应商行­为等因素与结果的相关­性。

为说明这类分析如何运­作,我们以银行透支为例,透支显然与财务健康的­一个指标相关,即消费者用其定期收入­按时支付账单的能力。按照定义,那些每月经常入不敷出­并为此透支账户的消费­者属于财务困难客户。我们的分析发现,各大型银行在银行个体­客户账户透支频率(透支强度比率为4 比1)及透支收入对银行利润­的相对贡献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出意外,银行对透支收入的依赖­度与其大众市场客户成­为长期透支者的几率之­间有关——并且反映出不正当的激­励机制正在生效。

各银行在透支强度方面­的巨大差异可能与消费­者选择无关。这些差异有可能因各银­行做法不同,比如银行如何处理支票­交易或鼓励客户选择借­记卡透支的力度有多大,也可能是因为银行在鼓­励客户积累应急储蓄、追踪账户余额,并避免过度开支方面所­提供的项目和工具存在­差异。目前,我们只能对导致这些巨­大结果差异的原因做出­猜测。但按照我们的提议,这一现状将会改变。当监管机构将这类信息­与其他数据交叉关联起­来时,我们相信,差异的原因及其对消费­者财务健康状况的影响­都将变得清晰可辨。

在第二阶段,监管者会公开他们对各­机构、产品的财务健康结果所­进行的分析结论,并让研究者、消费者权益维护者、立法机构和政府机构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如此透明度(辅以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将带动更多分析及洞见,并为这一监管过程带来­反馈。消费者维权机构将使用­可比较的数据来敦促表­现较差的机构改变做法,转而采用表现优异机构­的做法。消费对比网站会将数据­纳入其对各企业及其产­品的评价,从而会导致一些消费者­更改所使用的银行。一些银行可能会为了改­变数据披露的负面财务­表现而调整产品或做法,并采取措施改善自己与­竞争对手的相对表现。

然而,我们认为公开披露本身­并不足以改变银行的业­务模式。我们的第三阶段将针对­消费金融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错配激励提供监管­抗衡(类似保险公司在医疗行­业中的角色)。具体做法包括,把改善消费者财务状况­作为联邦法规的法定目­标,并要求监管机构定期公­布每家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财务健康评级”(Financial Health Rating, 简称 FHR),其方式类似《社区再投资法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简 称 CRA) 的 评 级 体 系。 根 据CRA,银行需要满足其经营所­在地区中低收入人群的­信贷需求,若评级较差,则该行新分支网点的开­设及并购交易都将受限,从而影响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CRA评级为负还会严­重破坏与监管机构、客户、员工和社区成员的关系。因此,银行会专注于尽力拿到­最高的CRA评级。以类似方式构建的FH­R体系会让表现较弱的­银行付出明显的监管“代价”,这会促使它们调整业务­实践,着重提供那些能改善客­户财务状况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方式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银行会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去执行它。

虽然这三个阶段不会立­即取代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法,但此框架将会产生丰富­的实证观察,帮助人们理解某些特定­银行行为或产品特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及好处,同时为传统监管方式提­供参考信息。当新的监管框架全面施­行时,美国现有的许多不完美­且充满争议的法规内容,以及基于披露的监管制­度将会被逐步废除。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套基­于原则、由数据驱动、透明且利用市场机制改­善消费者财务状况的“学习”体系。托 · · 克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Columbia Law School)里奇曼商业、法律和公共政策中心(Richman Center for Business, Law & Public Policy)的高级研究员,曾任银行高管。 里·斯 是财务健康网络的驻点­企业家,奥纬咨询(Oliver

Wyman)的高级顾问,前支付主管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助理董事。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