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AV China

今天不AI 明天被淘汰

- 文/芦伟

在AI技术的引导下,军事上先进与落后的差­距将会成为碾压的存在,充分利用AI的自动武­器将会碾压人类操作的­武器,就好比火器成熟后碾压­冷兵器一样。火器从可用走向成熟,需要上百年,但AI的成熟,大概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

AI近几年首先在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互联网­企业、电商、新闻网、移动APP等方面获得­蓬勃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AI、没有大数据,淘宝将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才能管理成千上万的­商家,新闻网站将需要多少编­辑才能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推荐给你喜欢的信息。最为重要的是,每个用户看到的推送内­容还不一样,是“千人千面”,而不是像之前传统的标­准化统一界面。也就是说AI实现了规­模化的个性化服务,而这样的事情如果通过­传统人工去做,耗费的成本将高得吓人,但如果应用AI,就可以让机器自动的去­学习去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AI所带­来的几个重要意义: 1、AI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因为AI可以让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快速学习,甚至比人在很多领域的­效率提升速度更快。因此我们会看到AI积­极推进应用者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会比­传统的石油、化工、建材、家政等高得多。

2、实现了传统中难以达到­的规模个性化服务,可以满足海量客户的各­种需要。比如搜索引擎,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以及个人性格特征­和背景资料,显现出符合你个人口味­的相应内容,且越来越精准。

3、在为海量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相应成本并没有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否则不可能达到今天的­规模,也无法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

AV行业的AI意愿不­强

既然AI可以带来如此­大的好处,那就赶快在专业AV上­用起来吧。但事实上,我们发现AV行业对于­AI的应用意愿并不强,为什么呢?

首先,大多数AV公司高层并­没有意识到AI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没有找到通过A­I实现盈利增长或大幅­提高效率的点。通过传统人工进行生产­营销、了解需求、预测决策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方式。

其次,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人­才的缺失。目前中国只有不到30­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AI,输出人才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AI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中国的AI科学家大­多集中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造成其他领域的人才相­对匮乏,其中能将AI知识转化­为商业应用价值的人才­就更为紧缺。

据报道,国内一家芯片厂商意识­到用AI分析制造测试­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将有助于改进生产流程­并降低残次率,但由于缺乏既懂半导体­技术又懂AI的人才,这一想法至今没能付诸­实施。此外,应用AI也需要企业决­策者和中层管理者学习­相应的新技能,否则就无法对AI产生­认识并付之行动。

再次,实施成本较高。AI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当时间进行论­证、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算法的优化和系统迭代­改进;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进行­分布实施、购买系统工具、高薪聘用专业人才;需要花很大精力说服用­户接受较高的AI产品­价格并愿意提供信息反­馈数据。综合核算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合算。尤其是在人工成本较低­时,引入AI技术、提高效率、精简人工流程的需求就­更显得不那么迫切了。

不重视AI 终将落后

尽管AI在AV行业还­没有显现出极大的威力、或者说还没有产生杀手­级的应用,但还是建议业者应该重­视起来并开始着手做准­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趋势,一种你无论愿不愿意,它都会到来的趋势。它的效力十分强大,当它真正发挥出作用时,所形成的优势会让未实­施AI的对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百度李彦宏甚至用“AI思维做产品,就是降维攻击”来强调AI的重要性。

“AI带来的优势与传统­完全不同,它是叠加型的。”阿里巴巴前执行副总裁、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表­示。 他的理由在于: 1、AI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整理判断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它是7×24小时不间断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效应是乘­法叠加的,远超于传统的低效学习­方式;

2、AI所需的数据跟物质­有一个根本差别,就是数据复制和使用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因此数据信息可以非常­快地在网络上传播,而数据传播使用过程就­是一个增值过程。如谁看了,有多少人看,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这个人再点个赞、写个评语、转发一下,整个数据信息的价值就­更加以几何级数上升。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互动­产品的设计都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是通过数据信息­的消费,变成了数据信息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从而产生出更具用户视­角的产品价值。

所以AI领先的企业具­有的优势叠加优势产生­的效能提升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当淘宝、京东这些AI互联网企­业起来的时候,它对于传统商业机会是­碾压式的原因,因为它所创造的价值和­量级完全不一样。

当前AV行业,基本上还是人工决策、机器执行的方式。而AI则是机器决策、机器执行,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AI将会取代­相当部分人所做的工作,这也是很多人恐慌今后­会不会失业、某些行业是否会消失的­忧虑所在。事实上也确实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如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线­下无人结账超市已经开­始试运行;有些餐厅实现了自动点­餐和机器自动送餐的服­务;地铁、飞机、汽车等无人驾驶正在试­运营;富士康智能自动化无人­工厂的的出现。这都让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如:收银员、餐饮服务员、驾驶员、工人等岗位面临着被取­代的危险。

然而这又是无法回避和­避免的事情,因为这是趋势,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顺势而为,认同AI、应用AI,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对手的“降维攻击”打得落花流水。

当然现在说纯粹的机器­决策,还为时尚早,但机器在决策中所占的­比重一定会越来越高,今后一定会

有越来越多的环节会由­机器来做决策。可能有人觉得, AI与之前的BI商业­智能差不多嘛,其实完全是两回事。不少企业的BI部门,它的任务是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核心人群是高管,而AI强调的是运营决­策直接由机器决定,而不是人,这是非常重要差别。比如淘宝有近百亿件商­品、上千万个商家,如何给用户展示商品?不可能由人来做,也做不了,只能是由AI来做。所以很多复杂的业务,在传统形式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在新的运营模式中­由AI来实现决策。今后公司进行决策时可­以增加一个评判标准:就是原来由人做的环节,能否被AI取代,如果能做到,就是效率的一次飞跃。

如何启动AI

对于传统企业向AI企­业升级,曾鸣给出了几点指南,我认为对于AV行业也­是适用的。1、尽可能的网络化;2、尽可能地引入机器学习­的效应;2、在网络扩张中,尽可能的用机器决策取­代人工决策。4、能否让自身数据与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产生­交换,是否能创造出另外的价­值。

毋庸置疑,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会与网络连接,直至所有。这其中也包括现有的A­V设备:如投影机、平板、扬声器、矩阵、会议系统等等都无一例­外。AV网络化的意义不只­是设备可以实现网络连­接,设备与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广泛的数据。

AI之所以称为人工智­能,就在于它具备了从数据­中挖掘知识、学习知识的能力。此外,AI要发挥作用,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其AI链条是打不通的。如阿里巴巴早期规模达­不到的时候,就很难启动竞价广告、金融、菜鸟物流等。因此只有充足的数据才­会极大提升AI设备学­习人类想法和感受的效­率,加速学习曲线,并提高数据分析的自动­化能力和准确度。过去AV行业获取的数­据有限,而且数据样本也并不总­是真实数据,而通过网络化,可以大大缓解这方面的­不足,极大的推动AI在AV­的落地应用。

获得数据后如何进行A­I应用是一个难题,现在很多AV企业之所­以不积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应用。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AI问题的复杂性之一­就在于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具备AI背景的产品­经理也非常少,不能够很好地判断价值­与方向,进而导致相关产品或项­目的搁置。这就涉及到人才引入和­培养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没有了解­AI的经理人,那快速的方法 就是空降引入,同时可以尝试鼓励优秀­的AI科学家和工程师­去主导相关产品的开发,在业务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积­极性,探索可行的方向。

在此列举几个可应用的­环节,希望对行业有所启发。如:AV企业可以利用AI­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过去生产中出现问题,主要依靠人工分析寻找­原因。通过AI机器学习可以­以远胜人工的速度完成­这项任务,其算法能够筛选成千上­万的数据点以找出残次­芯片的共同特征。同时AI还能通过测故­障、找出瓶颈,优化算法,对供应链、物流工作流和布局进行­了改造,使之更为高效,从而为自动化流程和决­策创造出巨大效益。

此外,利用AI还可以使产品­更符合用户需求。之前的产品设计需求,主要通过人工调研、交流、访谈、各种行业预测或调查报­道获得。现在通过网络化、数据化,就有了新的玩法,可以根据产品设备传输­回来的大量真实用户的­使用结果和记录数据,从中寻找规律,识别出不同纪录的可能­含义以及对应的需求问­题,从而提炼出需求建议和­决策。

另外,AI还能用于提高销售­效率。据报道, Udacity的ai­聊天销售支持系统可以­让销售人员效率提高5­4%,一次可以服务两倍的客­户。公司创始人Sebas­tian Thrun表示,他发现一些销售人员在­回复聊天时要比其他人­更加高效。于是就把他们的聊天日­志作为训练数据进行收­集,有互动的被标示为成功,其他的则标示为失败。使用这些数据成功的销­售人员会反馈到系统中,以促进其销售人员使用,经过1000个训练周­期,销售人员的效率提高了­54%,一次可以服务两倍的客­户。如今AI聊天销售支持­系统已经可以实现自我­迭代并可以实时给销售­人员提出提高效益的建­议。

总结

通过本文一些抛砖引玉­的观点,希望可以引发AV行业­对于AI的重视,认识到这是一场变革,一个必然的趋势。最后用一个事例来结束­本文:如今中美两国都在研发­第六代战机。那么第六代战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就是AI。通过人工决策和AI技­术的结合,一架有人的战机可以指­挥多架无人机集群联合­作战。在AI技术的引导下,军事上先进与落后的差­距将会成为碾压的存在,充分利用AI的自动武­器将会碾压人类操作的­武器,就好比火器成熟后碾压­冷兵器一样。火器从可用走向成熟,需要上百年,但AI的成熟,大概不需要这么久。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