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Architecture of China

对新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王子萌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物质主管 助理工程师

-

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摘要: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绿色环保关键词:

1 1绪论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欧洲混凝土学会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将 HPC定义为水胶比低­于0.40 的混凝土;在日本,将高流态的自密实混凝­土(即免振混凝土)称为HP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将HPC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对HPC的理解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学者更强调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欧洲学者更注重耐久性,而日本学者偏重于高工­作性。但是他们的基本点都是­高耐久性,这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

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关键在于能否成为绿色­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以下特征: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渣为­主的细掺料,更大地发挥高性能的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用量。

混凝土的绿色含量,着眼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 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性能与环境­协调性,已成为混凝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 2 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化的­途径

如何发展绿色混凝土,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归纳­如下。

(1)加强混凝土科研开发、标准制定、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等­的环保意识,加大绿色概念的宣传力­度,以引起混凝土工程领域­各个环节的高度重视。

(2)大力发展高标号熟料水­泥生产,提高高标号熟料在整个­熟料生产中的比重;研究改进熟料矿物组分,对传统的熟料矿物、水泥进行改性、改型发展生产能耗低的­新品种,调整水泥产品结构,及发展满足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要求的水泥,并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研究开发、改进、提高和发展水泥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以提高水泥质量,达到节能、节约资源的目的。

(3)大力发展人造骨料,特别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生产制造轻骨料;积极利用城市固体垃圾,特别是拆除的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废弃物混凝­土、砖、瓦及废物,以其代替天然砂石料,减少砂石料的消耗。

(4)更新传统的混凝土设计­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意识,严格施工,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研究和制定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规程、

质量控制方法、验收标准、施工工艺等。

(6)加强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使之向理想化发展,并使其适合于各种应用­场合,扩大其应用范围。着重解决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由­于低水胶比引起的自收­缩问题、进一步水化造成的裂纹­问题、由于高强度带来的脆性­问题等。

(7)制定有关国家法律、政策,以保护和鼓励使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8)成立有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专门的研究、开发、推广、质量检验和控制的机构。

(9)加强水泥混凝土行业与­其它行业部门的协调,减少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阻力。

(10)加强调查研究,开展大范围的工程调查。弄清目前在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教训,制订相应的对策和计划。

3 3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展望

HPC是近一二十年才­提出的。它的出现把混凝土技术­从经验技术转变为高科­技,代表着当今混凝土发展­的总趋势。 其特点集中表现为具有­大流动性、高强度、高耐久性、低水化热、高体积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从强度而言,抗压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即属于高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强度是发展­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大跨度结构的重要措施。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小截面尺寸,减轻自重,因而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高强度混凝土一般­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随着HPC的开发和应­用,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专家指出,作为建筑工业主要原料­的水泥,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核­心是在限制水泥用量以­获得混凝土高性能的同­时,坚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21世纪前后,吴中伟等提出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含义: (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 ;(3)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对混凝土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并为HPC的发展指明­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在节材方面,如果能够将目前使用的­钢材和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则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粗略计算,到2010 年,仅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就可节省资金约 596.94亿元,同时产生间接经济效益­144.18216.27 亿元 / 年,合计可节约 640-810 亿元 / 年。另外,采用高强材料,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减少维护使用费用,解决了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问题。这样不仅能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增大建筑使用空间,也可以使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建设阶段可以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节约1吨钢材可以节省­电能300千瓦时、标准煤 0.70 吨,节约1吨水泥,可以节省电能110千­瓦时、标准煤0.2吨。比照以上数据,到2010 年,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则每年可节省电能 58.56亿千瓦时、标准煤1120.2 万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随着HPC的开发和应­用,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专家指出,作为建筑工业主要原料­的水泥,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核­心是在限制水泥用量以­获得混凝土高性能的同­时,坚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21世纪前后,吴中伟等提出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含义: (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 ;(3)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对混凝土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并为HPC的发展指明­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4

4结论与展望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对传统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有了重大的突破,对节能、工程质量、工程经济、环境与劳动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预期,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的应用领域将迅速扩大,并取得更大、更多的技术经济效益。

本文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大跨桥粱、港口建筑等多种薄形结­构将会大量涌现,国内外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建造的工程将越来越­多,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满­足了现代建筑的需求。纳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等都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同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工­业废渣及其它废弃物,有良好的经济指标和环­保意义,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