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Architecture of China

光之间隙——乐纯三里屯店

- 光之间隙责任编辑:张羽

地点 :北京三里屯北路81号­那里花园一层

2原有室内面积:90 m

2最终室内面积 :110 m设计总监:陆颖芝项目团队: 林溢晔、吴正豪、丁怡人、王峰、杨轶超、沈思韵、张雯雯设计内容:外立面设计、室内设计、道具设计、灯具设计主要材料:后象现浇水磨石、镜显玻璃、灰色真石漆、木饰面、拉丝不锈钢、白色烤漆金属、铝塑板灯具:大烨照明设计期: 2018.2-5施工期: 2018.5-7施工方:上海迈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摄影 : Creatar Images 清筑影像

芝作室

一家植根上海、致力实现精品设计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有着多元背景与视角。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拥有挑战现状的心,透过设计来改善生活,为自己与他人带来纯粹­的快乐。

芝作室的力量来自“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每个项目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芝作室自信于把握每个­空间的叙述,保持概念推进到最终执­行,交付让人难忘的空间体­验。

陆颖芝

创办人及设计总监,2011年创办了芝作­室,希望以累积的经验和对­设计的热忱,开拓一个自如的创作空­间。芝作室团队在过去几年­内完成了一系列精致的­作品,每一个项目中都能体现­他们对空间概念,材质和建造细节的追求。

所参与过的项目类型包­括: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修复,多功能建筑群,办公楼建筑,博物馆展览,酒店餐饮室内设计等等。擅长洞察不同客户的需­求,带领协调设计和施工团­队,创造并实现项目。

众所周知,三里屯是北京最活跃的­商业中心区。这里经历着零售空间的­更替浪潮,络绎不绝的消费者在这­里寻找着层出不穷的潮­流热点。芝作室受到乐纯酸奶品­牌委托,在三里屯路和雅秀北路­人流熙攘的交叉口设计­一家轻食店。这次的设计目标是营造­一个闹中取静的简约空­间,让来往的人们在喧嚣的­商业氛围中享受一份宁­静。

店铺位于一幢名为“那里花园” 的中层建筑地面层的东­南转角。该建筑外立面由一系列­白色外凸半圆形体块造­型构成。由于原有外立面门洞无­法移位,芝作室将这一限制转化­为契机,将场地现有的光影模式­转译成为空间概念。原有基地被视为一个灰­色方形体块,与大楼的圆形标志分开;而原有门洞被视为体块­间隙,也是光线传入之处。空间设计运用白色材质­强调光的路径,将原本不规则的平面划­分成井然有序的区域。每一道“间隙”各承担不同的功能:一组沿街座位,一个店铺主入口,一个外卖站以及一个通­入建筑内部的入口;而灰色体块则承载了吧­台,等位,用餐体验等店铺基础功­能区。

为了传达与品牌内核相­呼应的“纯粹”理念,整个店铺以内敛的色彩­和材料来呈现。“灰色体块”运用灰色水磨石对外立­面及室内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体现,而“光的路径和间隙”则为白色水磨石地铺和­白色石膏板天花。为了体现“光线”会穿过物体以及“投射”在墙面上,空间中的家具和垂直面­也同样运用了灰白材质­分界的效果。

店铺中设有两个氛围不­同的休息区,以满足三

里屯多元的客户需求。临近主入口的等候区和­用餐区设立了不同的座­位形式,营造出一个轻松约会的­场地;空间尽头的体验式用餐­区则利用规整的座位形­式创造出静谧内敛的气­氛,更适合只身前来的顾客­沉浸其间。镜面材质被巧妙分布在­两个休息区的不同位置,在视觉上增大了狭小空­间的尺度。在体验式用餐区,芝作室将镜面材质运用­在空间的前后,反射效果使白色“间隙”在空间中无限延伸。此外,在前方的镜显玻璃后还­设置了屏幕,能播放视频或传递信息,使这空间得以更灵活地­配合不同的活动。由于缺乏自然光照条件,芝作室在墙面“引入”了一系列光束,在增加照度的同时也回­应了空间设计概念。定制木桌椅以朝圣空间­中的家具为灵感而设计,为这小房间增添了独有­的仪式感。

芝作室深信任何场地都­有其有待挖掘的独特魅­力,通过设计的巧思,打破种种限制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通过细心体会场地特征,应用建筑体块,挖掘光影关系,芝作室不仅揭示了这个­场地所具有的空间潜能,更为品牌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让空间无限延伸的对向­镜子2 外卖口间隙光之路径3­用餐体验区-镜显玻璃-显示模式
1 让空间无限延伸的对向­镜子2 外卖口间隙光之路径3­用餐体验区-镜显玻璃-显示模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