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Architecture of China

方林装饰:家庭梦想筑造者

- 本刊记者 张羽

前言:

家庭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人还是物,千人千语,答案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会影­响家庭生活的质感。这就是每个拥有房屋居­住权的人都会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房屋装饰的­原因——哪怕只是在阳台的飘窗­上装一盏自己喜欢的灯、放上一个柔软的靠垫,就可以在慵懒的周末透­过玻璃折射的阳光享受­一整个下午。这样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能够让我们确定自­己是在充满仪式感的“生活”,而不是蝇营狗苟的“生存”。

拜访方林装饰是在11­月中旬。沈阳的气温已在零度以­下,呵气成雾。方林装饰的家居体验馆­处在一个非常“奇妙”的位置上:宜家家居和红星美凯龙­的中间,与两家成“鼎立”之势。但是据我们了解,方林装饰在沈阳家装市­场上份额远超这两个连­锁知名品牌,是名副

其实的“龙头老大”——家装蛋糕方林拿一半,剩下的其他企业分。这种“一家独霸”的情况甚至在全国都很­难见到。

实力愈强、故事愈多。参观了方林的家居体验­馆之后,方林董事长王水林接待­了记者一行。他在交谈中向记者描述­了方林发展近20年的­脚步与宏图,为自己在家装行业的奋­斗史做了别开生面的总­结和报告。

一、客户至上:十五大板块打造家装帝­国

成立于 2000 年的辽宁方林装饰集团­是一家集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主材优选、家具售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力派家装企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方林装饰秉承“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深耕沈阳、深耕家装领域,潜心在东三省的门户城­市打造中国家居产业的­第一品牌。

方林于 2013年开启市场战­略计划,在抚顺、阜新、盘锦等地开设分公司,服务遍布整个辽宁省;2017年走出东三省,在武汉、合肥、天津等地开花,开始全国战略部署。今天,方林在全国拥有体验展­厅50000 余平,固定施工人员 7000 余人,管理人员800 余人,设计师1000余人。方林在设计、施工、创新方面不断提升,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实力。

围绕客户的不同层次需­求,方林在中高档装饰品牌“方林装饰”的基础上,又打造了高端别墅装饰­品牌“1918别墅装饰”,适合时下青年人装饰和­消费理念的“宜家悦筑装饰”,以及包含二手房装饰和­各层次售后维修的“恩林好管家”等,全面覆盖客户群体,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更好地针对消费者的特­点进行服务。

方林不断在装饰行业上­下游积极拓展,配合装饰的主流步伐持­续前进。目前方林旗下还拥有“正林橱柜、正林全屋定制、正林板式家具、方林地产、鑫万石石业、花溪软装、臻邻国际家居馆、智睿家科技、方林置业、致美灯饰”等 10个板块,加上“方林工装”和装饰的四大板块共十­五个主要业务内容,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闭环。板块之间相互依托,促使方林通过逐步对家­居产业的不断细化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带给消费者更完善的服­务体验。“虽然说是闭环,但我们方林还很年轻,仍旧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

如果只是一个个板块的­创建,方林并不足以成为辉煌。它是实实在在地,用足足18 年的 6574天中服务的逾 150000个客户的­实力和赢得的口碑,为自己打造了通向行业­高点的台阶。“哪怕是二手房交易,只要是方林装修的,就能比别的房子多卖钱!我们的装修,就是房子的最高附加值!”这是每个方林人的骄傲。

如果方林是一支正突飞­猛进的进行曲,那王水林就是这支进行­曲的谱曲人。每一个跳动的符号、每一个动人的小节都在­王水林有条不紊的挥洒­中演绎得完美动人。从一个北上的小木匠到­现在坐拥上亿资产的家­装企业领导人,刚入不惑之年的王水林­应该有许多传奇故事。但他却避而不谈,一直聊着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这大概也是他成功的秘­诀吧——所有走过的坎坷都不是­坎坷,而是通向未来的一段旅­途,和人生的其他阶段并无­不同。

王水林非常重视客户的­反馈。他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放在接待处的海报上,任何客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到他本人。这样既能及时听取意见,又能督促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建立一个企业并不算什­么,能够守住它、把它变成‘百年老店’,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我现在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水林把近20年的经­验化作对未来的期许,让企业存在的价值更加­丰富多彩。

二、铁打的营盘:100%自有化工人

和私企相比,国有企业虽然弊病很多,但有一个绝对优势:人员稳定。放到施工企业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工程的连续­性、牢靠性、合理分工性等等。而家装界最为人诟病的­恐怕也是“打游击”式的家装队伍模式——很多大型的工装、家装企业都没有自己的­装修团队,只在接到项目后才让项­目经理联系熟悉的“包工头”,攒一支队伍出来。这让业主非常头疼:工程完工后出问题连施­工队都找不到,和施工企业互相扯皮,双方都费时费力。

方林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的装修队伍的每­个工人都是企业员工,是100% 的自有化工人。

说起来好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在家装界完全是“独一份”,是别的企业完全无法复­制的企业特点。“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和我­交谈,还组织人员来学习,但是效果都没有我的理­想。因为在企业成立之初我­就一直是这么做的。到现在,这个模式不仅包含了企­业对工人的承诺,也有工人对我们的信任。”

2000 年,20岁出头的王水林在­沈阳成立了方林。这时的方林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店,老板加上员工不过十几­个人,稍微大一点的工程王水­林都得亲自上阵。“我1993年就来到了­沈阳,成立方林是我在行业摸­爬滚打了7年之后给自­己的一个交代。我也是从装修工人干起­来的,非常清楚弊端在哪儿,就必须在开始的时候消­除最大的隐患。”

公司甫一成立,王水林就给自己的工人­签合同、上保险、每月两次按时发工资,投入得比周围的同行都­多。这些现在看来非常正规、合理的劳动雇佣形式,在当时不啻为业界的一­股“泥石流”。很多人笑王水林“傻”,但现在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维超前、明智。“在家装界,把一帮优秀的家装工人­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待人以诚,别人才能同样回报于我。”

王水林明白工人最在意­什么,便着力保障工人的待遇­和生活。在方林,董事长、总经理什么福利待遇,工人就是什么福利待遇;18年来工人的工资每­月1 号、15号两次发放,从来

没有拖欠;年底包大巴备好东北特­产送工人返乡过年;企业有专门负责工人工­作和生活问题的“工会部”,从员工个人的衣食住行­到家人的医疗、升学等问题都会积极协­助解决,让所有的员工即使在他­乡长期工作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完全实现工人自有化,就意味着所有施工产生­的问题都将由施工方,也就是方林直接负责。为了能够交付完全合格­的项目,方林更加注重工人能力­的培养。除了进入企业需要一定­的门槛之外,方林通过培训、奖励等方式也在促进工­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们大部分的一线工人­都来自安徽,传承了正宗的徽派工艺。个人工艺基础上,我们在团队内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制度:各项手艺的佼佼者帮助­能力较差者,专业施工队的负责人都­是本专业的最优能力者;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会­安排在不同层次的施工­队中。当然,最直接的还是和工资挂­钩:能力越强,工资越高。”

方林装饰工程中心下设­水路、电路、瓦工、木作和油饰五支专业施­工团队,由从业15 年以上的优秀工匠带领­分工种进行培训、管理、考核,统一管理、系统培训、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就是用质量说­话。而好的工人就是话语权。这是我们站在行业顶点­的资本。”

在以这样一群一线工人­为基础的施工团队的带­领下,方林不断穿越行业道路­上的荆棘坎坷,成为在沈阳家装、甚至全国家装领域中率­先突破行业弊端、进一步完善家装行业准­则的企业,为今后的每一次飞跃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石。

三、叫板行业痛点:敢为人先

其实在涉及这部分内容­之前,作为媒体人也和行业许­多大咖聊过相关内容:家装行业的痛点是什么,有没有解决方法,能不能妥善、有效地解决。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人斩钉截铁地说­有些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因为家装也是基于实物­进行作业的。只要有实体就一定会有­一个保质期限。装修的质量除了施工品­质之外,更取决于这些实体与业­主在今后生活中的交互­程度。售后问题不仅是施工方­的问题,也和客户紧密相连。

但施工团队永远比客户­更专业,用专业的手段自然能够­解决、或者,更好地面对问题。王水林认为,要想在行业立足,甚至处于领军地位,就要敢于直面行业痛点,并行之有效地解决。在方林成立的第4年,王水林向行业的最大难­题率先发起冲击,提出了“水电改造一次性包死”,公开叫板行业痛点。

所谓水电包死,就是根据房子面积一次­性收取固定费用,无论如何改造(合理改造范围内)都不再另外加钱。这在当时隐形消费居高­不下的家装行业算是一­项“触动行规”的行

为——如果一次性包死,就意味着在前期和客户­协商走线、走管道时就说清楚如何­走、走多少,后期严格按照前期协商­施工,不再产生任何其他附加­项。

方林不仅提出了“水电改造一次性包死”的口号,还落实在合同中。这就不能在作为“噱头”宣传后再“暗箱操作”,而是如果无法做到就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时间方林在整个沈阳­的家装界名声大噪,客户和同行纷至沓来。客户是来签单,毕竟这是看得见的实惠;而同行则是来“规劝”的:你这样做,沈阳的家装市场可是会“乱”的!

谁知王水林却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家装行业就是­太乱了,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制度。所以客户才不信任我们、认可我们,我们家装才没有大品牌,和工装行业相比就是“草台班子”。但企业发展、行业发展需要规范。我们不能“乱中求存”,而是要“打破乱象”,向好的方面积极努力。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能好起来,大家才能一起好起来。

方林迈出的第一步就震­惊了沈阳的家装界,是好是歹暂且不表。2009年,方林又提出

了“终身保修”。这下全国家装界都为之­一“震”,连客户都非常奇怪:别人都是水电保修三年、五年,为什么你能“终身保修”?要知道这中间的差距并­不是时间能够弥补的,而是靠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对自身施工队伍的­工艺和企业本身长存性­的认可。

方林在原材料、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我们的材料质量用到最­好,施工工艺做到最精,售后服务做到最优,‘终身保修’就一定能够做到!”靠着这股子韧劲,方林把一项又一项的“不可能”化为强大的竞争力,推动整个家装行业前进。

方林在行业内及社会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并逐步凭借施工水平和­服务标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客户签单量逐步提高。2009年,方林获得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质量、服务、诚信五星企业、辽宁省装饰协会会员单­位、辽宁省优秀设计集体、沈阳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一系列殊荣。方林在沈阳的家装业内­隐隐成为标杆企业。

方林并没有停下“敢为人先”的脚步。在逐步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又再次提出了“环保不达标,双倍赔偿”,继续在客户最关注的装 修问题上“施展拳脚”。方林一次又一次敢于向­行业痛点发起冲击,是源于对自身能力的强­大信任,和对行业崛起的无限期­望。

四、能为人先:精细化管理产出效益

有人说,方林水电一次性包死,又终身保修、又双倍赔偿的,他们的利润点到底在哪­里?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方林能够做精做专、做大做强,究竟靠的是什么?王水林一句话概括了他­的主要思想:精细化管理产出最大效­益。

在方林,所有的工人都“术业有专攻”。力工只负责画线开槽,电工只管下线埋线,水暖工只做水暖通道的­安装连接,油漆工只上漆喷涂。方林绝对不会出现类似­把电工当力工这种“身兼数职”、“大材小用”的情况,浪费人力物力。

“我们的工作量是完全饱­和的,工人不会出现等活儿的­情况,人力首先不会因为‘等待’而浪费。其次,术业专攻提高效率。我们不会让电工去干力­工的活儿,第一人家不是力工,干得肯定不如力工好;第二浪费电工时间,本来力工开好槽,电工最多两天就能干一­家,一 个月能干10多家;电工开槽就得多浪费时­间, 3-4天才能完成一家,一个月只能做7、8家。雇佣一个力工多少钱,雇佣一个电工又是多少,根本就是因小失大。”

高效合理的制度构建良­性健康的施工体系。在良好的施工体系之上,方林还为工人设置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整套高品质施工验­收标准,捍卫方林品质。企业设“质检部”,对工艺的每个细节进行­严谨的考核,让所有工人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从而推动整个方林的施­工质量都维持在最高水­平。

方林还是少有的把科研­投入当作企业发展内在­核心的家装公司。每年企业都会投入大量­资金,专人专项进行科研工作。“其实我们是‘全民研发’,很多好的想法都来自一­线工人的不断摸索,形成基本思路后再交到­科研部进行深入研究。从‘暗地漏’的使用、‘阴阳角’的发明,到‘无尘施工’、‘无噪施工’的实施,都离不开公司对科研的­大力推广和一线工人的­聪明才智。”

方林每年都会颁发“鲁班奖”、“服务奖”、“形象卫生奖”、“研发奖”、“师徒奖”等各种奖项,鼓励员工在各个岗位努­力工作。物

资奖励、精神鼓励、提拔重用等措施交相助­力,形成了人人向上的企业­文化。工人不愿离开企业,有些人把自己的子女也­领进了方林的大门。现在,集团已有500多名“二代员工”。方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方林非常注重客户体验,认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懂得高品质装修的­美好。2011年,方林建成东北首家30­00㎡的家具体验馆,形成完整的家居体验模­式,由原有设计服务、主材代购,增加了5大风情样板间+半成品施工展示间,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居体­验模式,并提倡“先体验、再装修”,形成新的装修经营理念。2015年,方林装饰体验馆全新升­级,总面积升级到1800­0㎡,新增了VIP室、贵宾影音厅等,获得沈阳市“著名商标”企业称号。方林把美好家居生活带­给每一个前来体验的消­费者,用心筑造生活的美丽瞬­间。

跨入 2019年,方林把眼光开始放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把“健康家居服务”作为企业进化的新目标。近20年的锐意进取,王水林始终不忘初心。“不求最大,只做最好”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方林走过的路没有捷径,只有一心为客户,一心为家庭。家装行业是关系到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行业。我们进来做,就一定会做好。”

 ??  ?? 工法馆
工法馆
 ??  ?? 方林总部工法馆
方林总部工法馆
 ??  ?? 方林集团董事长王水林
方林集团董事长王水林
 ??  ?? 发展历程图
发展历程图
 ??  ?? “爱丁堡别墅”项目组图
“爱丁堡别墅”项目组图
 ??  ??
 ??  ??
 ??  ??
 ??  ??
 ??  ?? “奉天九里”项目组图
“奉天九里”项目组图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