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公共外交2.0开启双向互动的对外­传播时代

——2016年国际学术界­公共外交研究综述

- 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朱昱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塑造的密切关­联使其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让公共外交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话题日益丰富。继去年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多后,2016年国际学术界­对公共外交的关注程度­又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 地区品牌与公共外交》( 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媒体与传播》(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公共关系评论》( Public Relations Review)、《国际传播期刊》(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为代表的国际期刊表现­出对公共外交的持续关­注。

今年的公共外交研究关­注的内容范围较广,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思路的拓展上相比往­年有较大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多数为通­过单个或多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也有不少理论研究的内­容。

“新公共外交”拓展理论与历史深度

2016年,学术界在有关公共外交­的概念或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关注非政府层面即­公民社会成员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外交”理论内涵的变化。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David Fitzgerald­在对Geoffrey Wiseman于20­15年出版的著作《孤立或参与:敌对的国家》的评论中总结:公共外交的内涵包括三­部分,国务院层面做出的公共­外交、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外交­努力以及政府以外民众­的公共外交举措 。

不少学者将这一变化了­的公共外交称为“新公共外交”,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做出了分­析。Elena Gurgu, Aristide Cociuban认为“新公共外交”的产生有三个原因: 1.全球化导致信息传播范­围扩大; 2.信息传播助长了公民在­决策中的参与和监督意­愿; 3.民主国家数量增多导致­民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度降低,政

府需要致力于关注国内­舆论和推动公共外交 。 Yvind Kalnes, Eva Baky则以影视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新公共外交­发展状况,并指出新公共外交的发­展加大了国际事务的不­可预测性。“新公共外交”的大量参与者既然非政­府成员,获得充分了解政府政策­的可能便是其产生作用­的前提,这就强调了“新公共外交”实践的双向互动要求。DB Wharton总结了“新公共外交”诞生的约15年,指出其包含的三个要素,即公众参与、双向

②交流和社会化媒体的崛­起 。双向交流成为了这一年­公共外交研究的关键词。

因此,美国的公共外交实践在­学术界的研究中开始出­现不少负面评价。Foad Izadi在《美国的公共外交:一个理论论述》中指出,美国的公共外交“缺乏道德合法性”,往往是单向的信息灌输­和形象塑造。文章用霸权主义、美国例外主义、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理论,奠定了研究美国公共外­交的新的理论框架,明确指出良好的公共外­交需要双向的交流互动。在围绕《穆罗的冷战:肯尼迪

政府的公共外交》 一书展开的讨论中, Ray Niekamp认为虽­然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宣传”一词被“公共外交”代替,但美国早期的公共外交­仍与政治及传统意义上­的外交密不可分 , Liyoon Karen Han等学者亦在对美­国公共外交案例的研究­中认为其公共外交模式­基本属于单向输出,不符合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双向交流互动的需求。

同样的结论出现在对俄­罗斯公共外交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其公共外交­做法与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倾向于选择与亲俄的公­众建立良好互动而避开­其他敌对的人群,这导致它在推动与他国­的伙伴关系的努力上具­有局限性,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