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民心相通的媒体路径与­建构

——对非洲新公共外交的思­考

- 张艳秋 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耀兰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2016级博­士生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提出了“五通”,概念 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2015年3月,在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明确将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区域之一,“而 五通”概念也再次被提及和阐­释。其中,民心相通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及学者的普­遍关注,毋庸置疑,促进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是开展区域合作的民意­基础和发展基石。

从“兄弟”到“伙伴”,中国与非洲国家已走过­了近60年的合作发展­历程。从共同建立和发展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到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非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中非合作的现实及历史­意义举世瞩目。2015年底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峰会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强调要继续加强中非新­闻传播领域的合作发展,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可见 如何做好民心相通,已成为我们全面建设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答之题。

一、“民心相通”是对新公共外交思想的­发展与提升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及外宣工作的重点。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外延­有多种呈现,但焦点多集中于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尤其是信息的跨国界传­播影响他国的公众而非­政府,这也是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首要特点。“9 ·11”事件之后,西方学者开始了新一轮­对于公共外交的思考和­研究,“新公共外交”概念浮出水面,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及全­球传播的研究热点。

有别于单向度、重外宣、以推送为主的传统公共­外交,新公共外交更强调双向­对话和沟通,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首先 在目标对象上,新公共外交认为,公共外交的对象不应限­于他国精英,而应包括所有普通民众。,其次 在外交主体上,不同 于传统公共外交以国家­政府为主体,新公共外交更加倡导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非政府机构、、企业 研究机构等均可有所作­为。,此外 新公共外交强调从“公众到公众”这一渠道,因此也与传统的由“政府到公众”模式的公共外交形成纵­横交错之势,有益于建构更加立体的­公共外交网络。

传统的公共外交以宣传( propoganda)、国家品牌建设( national branding)及对外文化关系( foreign cultural relation)为三大焦点,而新公共外交则更侧重­于对外文化关系的建设,且倾向于用对外文化关­系来达成前

两点的诉求。 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多认为,虽然公共外交起始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服务于国家的全局战略,但最

②终还要落实于发展长期­良好互动关系。 而文化关系建设与良好­公众互动正是新公共外­交的重中之重,强调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与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民才可以亲。而民心相通的“民”,不仅仅是对象国的普通­公众,也同样包括所在国的人­民百姓。相通的“”相 是互相,相通的“”通 是沟通达成的理解与认­同。,这样 民心相通不仅具有新公­共外交的精髓,也更加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它本身既是目标诉求,也是行动路径。,藉此 也对我们通过媒体开展­新公共外交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挑战。

二、中非“民心相通”的现实挑战与困境

长期以来,世界传播领域话语体系­为西方主导,发达国家既是世界话语­的主产地,又是传播渠道的主控者,尤其是在国际新闻领域,非洲国家的传播媒介几­乎没有自己的国际新闻­消息来源。西方媒体对于非洲媒体­的消息源的占有极大影­响了非洲人民对于中国­及中国人的理解,长期以来造成的刻板印­象,阻碍着双方民心相通的­道路入口。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和传播­语境中,中非自身的话语建构与­彼此间的认知沟通滞后­于双方的经贸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