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民心相通需要“小语种”的支撑

- 刘欣路许婷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副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在该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已经和沿线国家开­展了深入合作,建设规模由小到大、范围由点到面、领域由浅入深。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重要项目合作稳步实施,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获。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机构在实践中也愈­发认识到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意义,没有民心相通作为保证,其他四个“相通”往往很难推进,深化区域合作会遇到重­重困难。

如何实现民心相通?“文化 走出去”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只有让以“和合”为精髓的中华文化、“以 承认与尊重、凝聚与合作”为核心的中国理念真正“走出去”“并 走进去”,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真正做到“民相亲”。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2016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 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已经成为国内各界的共­识,将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理念的优秀文化产­品传播出去,“对 一带一路”、建设 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

近两年来,国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工作,、制定 实施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 文化部在今年年初正式­通过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2016- 2020年)》,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文化交流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做了具体规划。实际上,文化部近年来已经启动­了多个针对“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的文化交流项目,例如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以及中卡(卡塔尔)文化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等,都受到了各国民众的热­烈欢迎,掀起了中国文化热。

主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包括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媒介。

丝路书香工程是被列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于, 2014年12月5日­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涵盖了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五大项八类,重点对丝路文化精品图­书、中国主题图书、传统文化图书、优秀文学图书和原创少­儿图书的翻译推广给予­资助。该项目吸引了各类文化、出版企业的广泛参与,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图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截至2016年月该9 ,社124个项目、137种图书入选了“丝路书香工程”,涵盖俄、、、阿 土 波斯、越南、希伯来、乌尔都、僧伽罗、塞尔维亚、亚美尼亚等十几个语种 。其中,《中国震撼》《中国道路》《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中国伊斯兰教史》等53种图书已经完成,并通过埃及、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的主流出版­发行机构推广到对象国,为对象国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图书外,影视作品因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旨在推广反映中国现实­生活和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的广播影视作品,译配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语言在对­象国播出,成为丝路国家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2016年9月,“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成­果展”作为第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