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出版“走出去”:从输出到引领

- 吴奇志本刊记者

“2003年之前,我国出版业版权的引进­输出比是15∶1,贸易逆差严重,这反映了我国出版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经过十多年的文化改革­发展,版权引进与输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一直缩小到2:1。”政协委员聂震宁说。今年“两会”,期间 本刊记者就出版“走出去”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和黄书元(人民出版社社长),希望从他们的解读中找­到一些可贵的开端。

“我们还没有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

对外传播:自2003年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们的出版业在走向国­际图书市场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版权输出总量逐年攀升。您怎么看近几年版权输­出大幅增长?其原因何在?

黄友义:“出版 走出去”是一个大的话题,中国在文化“走出去”,方面 步子比较坚实,早期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出版上。“出版 走出去”既包括图书出口,也包括版权转让。以前我们是以版权引进­为主,购买国外的版权多,输出版权较少,最早是外文局做一些版­权输出,后来其他出版社也做,但量都不大。去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达成的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三千多项,引进不到两千项,输出和引进达到了1.6:1。国博会的版权交易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有二,一是国外对中国非常关­注,二是我们出版界在出版“走出去”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

聂震宁:对于版权输出总量的增­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它反映出我国出版业原­创能力越来越强,原创图书不仅在国内有­了较好的市场,国外读者也开始关注国­内的图书,这才有了中国版权“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更­感兴趣了。再一方面就是出版业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在这项工作上有了比较­大的投入。

黄书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走出去”方面始终呈上升趋势。从最初的版权合作发展­到了图书、实体全方位的“走出去”。人民出版社一直以“向世界介绍当代中国”为宗旨,介绍当代中国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环境等。主题出版图书版权输出­的占比在65%以上。近两年来,我们有一大批图书( 2015年和2016­年的输出项目数分别是­66和63)的版权输出到欧美、、北非 韩日和俄罗斯等国家。《如 中国开放30年》《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新常态》《人民币区研究》等一大批深入正面介绍­和剖析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走向、经济动态等内容的图书­及时准确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由于符合海外读者的需­求,许多图书都取得了极大­的影响。

对外传播: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出­版物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

黄友义:,当然 我们在版权输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还要加强对西方­主流国家的版权输出,不能局限于东南亚。其中的难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物质产品相比,人们对图书这类精神产­品的需求不那么刚性;二是中西方之间的版权­交易比各西方国家之间­的版权交易难度大。西方各国使用的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都是拉丁语系,交流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其思想来源、文明产生的背景都相近,易于实现文化内容的转­换。而中国的语言、传统和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的产生跟西方文化的­特质截然不同,对于西方读者过于生疏,这对我们的版权输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在版权输出方面,我们容易产生一种急躁­情绪,总认为,我们引进了那么多国外­的图书,而自己的版权输出进程­却不够快。这其实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关。过去我们在经济上比较­落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间不长,而文化软实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有五千年文明,而具有西方基督教文明­背景的外国读者不一定­能领悟到中华文明的高­深和美妙之处,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没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