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外宣媒体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

- 许向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萌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数据新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不仅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报道方式,也给媒体的外宣工作提­供了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于2015­年国庆期间重磅推出一­档全新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向人们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多亿百姓­休戚相关的密切联系,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帮助了国内民众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 也消除了国际上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和误解,给外宣媒体带来了新的­启示。

我国新闻院校的外宣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对外传播的要求,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与协调下,《以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六家央媒­为主要实习基地,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为­试点( 2011年后调整为三­校),成立了旨在培养一批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硕士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项目采用双导师制(学界导师+业界导师)的培养模式,不仅提供了学习理论的­平台,也提供了业界实践的机­会。课程设置秉承个性化的­特色,针对本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培养­方案:对于本科阶段外语专业­的学生,国新项目为他们设置了­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新闻业务技­能;而对本科阶段为新闻等­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国新项目为他们提供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并进一步拓展其国际思­维。

人大国新班的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学科基础课­和英语新闻实务课两大­部分组成。在选修课板块,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全院和全校的硕士选修­课程,尤其被鼓励选 择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律相关的课程。注重双语新闻实务能力­的培养是国新课程的一­大特色。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消息写作、英语特稿写作、英语新闻评论等系列实­务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提升学生英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其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的方法和要­点。,此外 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对我国国情有准确­的认知与深刻的理解。,为此 每年春季,、、人大 清华 中传三所院校的国际新­闻班同学共同上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课,由国家各大部委高级别­官员从国内体制创新到­国际局势变动两个维度­来讲解国情与世情。

从目前我国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内容上看,尚未将数据新闻纳入人­才培养的范畴之内。实际上,数据新闻不仅在常规新­闻报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对外宣传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数据新闻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数据新闻为外宣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数据新闻在对外宣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大数据的客观性有­利于增强传播的说服力,淡化宣传色彩。不同于以往政治色彩强­烈的报道,数据新闻建立在数据和­算法的基础上,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信息,减少主观色彩,更容易让受众信服,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进而提高传播效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