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从境外“丝路”主题图书特点透视我国“一带一路”发展

- 袁鲁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传统型话题,其主题图书一直是海外­出版的畅销书,每年出版量近百种。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项目逐步落地,特别是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正式成立,让中国赢得普遍赞誉。“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也一改波澜不­惊的出版状态,出版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影响深度和好评度等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境外图书呈现以下特点:

一、沿线各国基本认同,普遍保持接纳态度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阐释了­丝路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当代价值。从“一带一路”境外图书的总体情况来­看,研究者对习主席提倡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一丝路精神­有着高度的认同感。综合分析来看,“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激发了沿线各­国的热情和期望。研究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不断加深,从开始的概念性解读,逐步拓展到研究倡议内­涵、政策举措、未来影响等角度。

印度高级研究员维杰 萨胡加肯定了“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他在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对亚洲的影响》中表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建了多领域海洋经­济网络,通过沿海走廊连通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纵观“一带一路”境外图书的出版情况,“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正逐步激发­沿线各国的参与热情和­期望,另一方面各国专家学者­也多从积极角度解读“一带一路”产生的作用与带来的机­遇,纷纷建议本国政府和企­业珍惜此次机遇,搭乘发展快车,实现经济增长。保加利亚经济学家西米­恩•德加科沃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挑战和前景》中称:“在‘一 带一路’倡议下,整个亚洲和欧洲公路、、铁路 港口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将丰富中国­及周边60多个贸易伙­伴经济体的发展。”俄罗斯学者科尔迪尤拉•拉斯托吉和让•弗朗西斯科•阿尔维斯在《欧亚大陆连接:高效供应链沿现代丝绸­之路联通中亚》中认为,丝绸之路作为大陆桥途­径中亚和俄罗斯,为中国和欧洲之间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补充航线,为促进该地区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在 中国和中东:从丝绸之路到“阿拉伯之春”》一书中,作者默罕默德•奥利马特认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该地区和西方世界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带来忧­虑。韩国经济学教授全炳叙­在《中国100年的梦韩国­10年的富》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计划,韩国企业应抓住这次发­展良机。

二、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突出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有关丝绸之路的传统议­题正在逐步扩充,呈现出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研究态势。,以往 丝绸之路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沿线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旅游名胜、饮食文化、动植物品种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议题内容则拓展到国际­政治、地缘经济、区域安全等领域,研究全球版图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家及地区间的安全态­势。具体的切入点在合作共­赢、互联互通、商贸往来、供应链管理、文化交流、城市建设与合作、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产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上。泰国副僧王赵昆通猜在《“一带一路”:世界和平及发展的普世­观点》一书中指出:“‘一带一路’描绘了世界和平的演变­过程,以及创新思想、理想主义在经济、、、科技 文化 政治上的自由发展。”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萨巴­哈廷扎伊姆大学( Sabahattin Zaim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