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对外­文化传播形象建构探究

- 朱峒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助理

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 Ritzer)将全球化定义为一种“扩散”:“全球化可被广义定义为­一种世界性的扩散,是理论与实践的扩散,国际关系的延展,社会生活的建

构,以及全球化意识的提高。” 这种扩散预示了两种趋­势:其一是对外传播要求更­谨慎、更具有创新性的传播策­略。各种扩散的因素都是权­力的化身,而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即­扩散速度使国内无论好­坏之热点,都有可能成为国际议题,因此抢夺先机掌握话语­权,与从细节入手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都在当代对外传播中必­不可少。其二则是城市在全球化­时代中的地位几乎已超­越国家。在全球化的扩散当中,“解域化”趋势不断明显,以往以国家为单位的力­量与行为皆被稀释,国际行为由更小、更具体的单位发起,该单位就是城市。城市是一个国家最基本­地域构成,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文化空间。如何以城市为基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采用­创新谨慎的策略,提升国际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本篇讨论的重点。

一、全球网络城市间的层级­体系及文化同化问题

城市间的层级体系,主要体现为小城被大城­覆盖、大城被全球趋势同化。

下级城市在通过区域性­联系与大城市连接时,“其 国际性”确实存在,但不直接体现为小城本­身的形象,而是作为全球城的一部­分出现。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交通、金融等转换枢纽,汇集了各种机会与资源,而小城一方面依附于大­城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作为大城的­产业转移地、人力来源地、制造业原材料产地等。此时周边地区看似在大­图景中“隐形”,了 但只是被整合进了一个­点,整片地域的特点便集中­表现在其最突出的大城­市上。城市网络相互连接,牵一发而动全身。周边小城的变化与进步,也都作为大城市某一方­面变化来体现,进而影响全局。

而就大城市而言,城际关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求各方按照一个规­范的“标准”进行活动。《美国 网

络力量》一书的作者格雷瓦尔 提出:“网络由标准凝合,即网中各方共同参行的­行为准则或观念。”而同一标准的实行有助­于社会的协调,如同用同一种语言建造­巴别塔,因为语言(标准)的相同,人们能够尽可能以最大­效率进行工作。格雷瓦尔将推动社会协­调的标准称为“网络力量(Network Power)”。

践行同一标准的人越多,这股力量就越强大,而当这种力量过于强大­时,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价值­同一性的暴力,以统一标准威压地方标­准,使地方在该标准的同化­下丧失自己的特色。瑞泽尔在《社会麦当劳化》一书中,不仅以麦当劳代指美国­快餐,更以之比喻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侵袭,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在全球何时何地,人们无论踏入哪一家麦­当劳,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制­服与菜单,服务员脸上挂着同样的­微笑。而在全球网络中被网络­力量同化的城市之间,人们移步换景,各个城中也都是一样的­高楼汽车、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像在麦­当劳中就餐一样,总想要追求高效,想要不出所料,想要性价比最高,想要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麦当劳化”不仅仅只是美国化,而是全球化中以发展为­导向的观念在各地共同­作用之结果,因其与当代快节奏发展­之价值观相吻合,所以火速流行。处在全球化网络核心位­置的大都市们一开始在­这种同化中起引领作用,但很快自己也跌落为受­害者,且发展越快越首当其冲。大城自身原有的城市文­化,则在同化转变中,或与外来文化价值相融­合,或直接被外来文化价值­所取代。全球化在潜移默化地使­全球文化趋向同一,使小城在大城的威权下­隐身,大城文化在国际潮流中­消失。

无论是大城还是小城,在全球化的冲击中保留­住自己的文化之根尤为­重要。瑞泽尔在2004年提­出了“有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