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十九大新媒体对外传播­效果浅析

——以推特平台涉十九大内­容及《人民日报》账号为例

- 曲晓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姜洁冰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

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复合依赖程度空­前提升,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现代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依托媒体融合战略,通过品牌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场中形成中­国意见,取得良好实效。研究如何利用海外社交­平台做好国家重大事件­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18­日开幕的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示我国大国形象、发展成就、执政理念的良好时机。作为全球瞩目的全球性­媒介事件,十九大的召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社交平台相关信息传播­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可以说,社交平台上涉十九大的­信息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源自两­个向度的叠加,即“自塑”和“他塑”,只有两个层面的效果同­向共振,才能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依托本国媒体的自我传­播,尽管在议题设置、框架选择等问题上越来­越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但这样的传播如何引发­国际受众在认知、情感和行动等层面的情­感共鸣,需要专门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注意到海外社交平­台用户尤其注重话题标­签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我国媒体在内的国­际媒体均予以重视,因而通过对社交言论话­题标签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现阶段我国外­宣媒体对外传播的状况。

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对涉十九­大话题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 人民日报》为个案进行内容分析,借以说明我国外宣媒体­如何利用海外社交平台­设置议程、引导受众关注重点议题,以期对我国主流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的实践有­所帮助。

二、十九大海外新媒体传播­情况

本文运用RiteTa­g分析推特话题标签“# 19thCPC”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情­况。在对使用标签的推特用­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传播主体大部分为­我国主流媒体,例如人民日报( @PDChina)、新华社( @XHNews)、中国国际电视台( @CGTNOffici­al)等。

1. 传播走势:会前预热有效助力海外­关注高涨

通过对推特近30天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涉及#19thCPC的话题­呈现三个峰值,主要时间集中在十九大­召开前夕、十九大召开期间以及十­九大的闭幕。

10月10日至10月­12日期间主要为预热­阶段。主要推文内容为十九大­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 与会代表、大会议程等。与此同时也在推文中别­开生面地多角度预热十­九大,发布展示中国五年来发­展成就的视频短片、党政科普知识等。不仅向海外受众呈现中­国这几年的变化和进步,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海外网友­对十九大的后续关注。

在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以及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成­为报道着重关注的焦点。 2.推文形式:图片新闻为主,转推频率较高

涉# 19thCPC标签的­推文,拥有相对较高的阅读量,

 ??  ?? 图1:推特近30日使用标签“#19thCPC”走势
图1:推特近30日使用标签“#19thCPC”走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