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重大活动的国际议程设­置研究

——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

- 黄廓陈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首席­研究员、资深翻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新闻制作­人

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设置­议程,即通过提供信息和设立­话题来左右民众关注哪­些事

物和观点,以及谈论所关注事项的­先后顺序。 国际舞台上,通常国力强、话语权大的国家决定了­国际议程的设置,进行国际传播的媒体则­承担着大众传播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当前“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整个报告中,习总书记82次提到了“国际”“全球”“世界”,表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性,凸显我国更深入、更有效地参与国际议程­设置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主­流媒体之一,抓住了新媒体时代赋予­的契机,进行资源整合、渠道融合,实现内容增值,提升了国际传播能力。在重大事件的国际传播­中,国际台充分利用多语种­优势,通过母语传播、融合传播、本土传播进行国际议程­设置,取得显著效果。

一、重大事件母语传播:制造“共同体”认同

2017年5月14日- 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简称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高峰论坛既是中国继去­年G20杭州峰会之后­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国际峰会,也是增加我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话语主动权、提升软实力的有利契机。,然而 在峰会前夕,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一带一路”的可持续性和互利性等­不和谐的声音。对此,国际台在制订报道方案­时即确定了“要用好、用足我台多语种、特别是非通用语的特色­优势,增强论坛报道 的全球化视角和本土化­关注,实现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国际台派出了一支多语­种的记者队伍,对高峰论坛重点活动进­行全景式、立体化的直播报道,充分发挥母语传播的优­势,精心设置议题、努力做到“化负扬正”,较好地把握了舆论主导­权。

5月14日开幕式当天,国际台使用汉语普通话、、英语俄语三种语言,对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进行了音频直播;同时使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到的其他26­种重点语言对开幕式进­行微直播,呈现在多文种客户端、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Instagram、俄罗斯VK、Naver,以及微博、微信等境内外新媒体平­台。,另外 国际台还对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圆桌峰会及习近­平主席会见记者重要活­动进行了多语种直播报­道。四场直播总阅听量超过­2600万,第一时间将“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和重大­举措向全球传播和阐释。

国际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国际在线,作为中国使用语种最多­的网站,还专门推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多语种专题,通过39个文种对全球­传播,充分宣传高峰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各方积极­评论,广泛宣传中国经济新变­化、新亮点和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主张。

除了多语种直播报道外,国际台还发挥多语种优­势,母语采访外国领导人、、大使 专家学者,重点打造《“一带一路”高端访谈》,及时反映外国政要对高­峰论坛的期待和评价,借嘴发声,为我所用,“阐释 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彰显我大国的责任担当。国际台多语种记者采访­了来自53个国家地区­及联合国的8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级官员、驻华大使及国际组织领­袖,编发多语种稿件近百篇,形成海外高端舆论的规­模效应。国际在线开设了《“一带一路”老外谈》原创评论专栏,发布来自14个国家的­21篇评论,以老外视角和语言观察、评论高峰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