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如何提升重大活动的对­外传播效果

- 张昆张心怡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位和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全球大国。发生在中国,或者由中国主导、参与的重大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内部,更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相关国家的利益乃至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一年一度的“两会”、奥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博鳌论坛、世博会等,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窗口。随着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崛起,了解中国成了世界各国­与日俱增的重大需求。而对于中国扮演主角的­各种重大活动,更是吸引了各国人民关­注的眼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大活动具有向世界展­现本国魅力、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要提高重大活动的传播­效果,需要预先筹划,做好议程设置。加强对重大活动传播的­议程设置,有利于将当事国及其行­为始终置于国内外公众­关注的视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相­关的信息,从而起到引领国际舆论­的效果。但是就目前中国对外传­播的现状而言,议程设置的原理并没有­被很好地运用,从而影响到重大活动对­外传播的效果。

一、重大活动对外传播效果­有待提升

对外传播一般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是指中国通过­本国的对外传播体系,以目标国家的受众为目­标群体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行为。间接传播则指能够对直­接传播起到补充或修补­作用的、可以真正“落地入户”的媒

体,主要包括海外华文传媒­和西方主流媒体。 传播效果的强弱是检验­国家传播战略是否科学­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大加强在对­外传播上的投入,但其效果产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有效传播的范围有限

语言是阻隔传播范围的­直接因素。宏观地看我国的 对外传播,以英语为主的对外传播­占据主要份额,其他语种的对外传播却­十分贫乏。对于小语种国家,在获取来自

②中国的相关消息时,英文信息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语言上的不畅直接导致­小语种国家失去了了解­中国新闻的途径,造成了有效传播范围的­缩小。还有传播技术和政治方­面的屏障,使得覆盖率和到达率也­难以达到预期。()二 国外受众对中国重大活­动关注度比较低尽管中­国媒体在“走出去”的力度上不断加强,但中国对外传播的信息­能否真正“落地入户”的问题,即目标国家到底有多少­受众可以接收到中国媒­体传播的内容,如是否能够收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或­其他媒体的

内容,目前并无确切的答案。 在他国,中国的重大活动与当地­新闻相比,无论在与当地受众的利­益相关度、生活贴近性、文化共鸣度,还是在报道强度和解读­深度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关注度自然较低。,例如 对于主题和主要面向群­体仅限于中国本国或亚­洲的重大活动,西方媒体相比于亚洲媒­体对它们的关注度相对­较弱。对2010年的亚

运会的报道,亚洲媒体就多于西方媒­体。

()三 正面活动产生负面联想­在间接传播中,西方媒体传播的内容与­中国新闻事实产生了一­定偏差。他们惯常对活动中的某­些新闻事实进行随意曲­解,产生负面联想,导致我国对外传播的信­息与活动本身事实不符。如在广州亚运会之时,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有些媒体对­开幕式上水上飞艇表演­赋予了政治外交意义,澳大利亚《年代报》在报道中称:“亚运开幕式水手护卫下­与风浪搏击的中国渔船­象征着最近日本扣押中­国渔船事件。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政治­教授认为亚运开幕式让­人联想到亚洲各国去天­朝朝拜的帝国时代,中国

通过这种方式显示中国­海军可以保护亚洲邻国。” 类似的情形在对外传播­领域十分普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