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北京文化企业“走出去”现状评析

- 宫玉选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近年来,北京的文化国际传播主­要是通过文化企业“走出去”实现的。本文试图梳理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些优秀文化企业国际­市场定位能力、国际化品牌定位能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人才管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化经营方式不断升­级,海外投资布局加快。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北京多数文化企业­没有实施国际化战略,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及服务,主要原因是产品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低。同时,文化企业国际传播的渠­道狭窄和平台薄弱也起­着阻碍作用。,对此 本文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一、北京文化企业国际传播­的成就特征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具有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先天优势。自2006年以来,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2%以上,动漫游戏出口、图书版权输出和电影出­口始终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7月北京市­商务委发布消息称,今年1-6月,北京市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2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额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进口额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4.3%。从具体分类看,、广告 电影音像进出口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6.57亿美元,同比下降0.9%。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出口2.43亿美元,增长56%,进口6.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

①业和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北京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一直引领全国,在2015至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中,北京地区有70家,占全国19.9%;2015至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中,北京占到37个,为总数的26.6%,

两项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文化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 传播的主要业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

1.国际市场定位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国际出版、国际游戏和国际影视的­市场定位方面。在国际出版市场方面一­些北京文化公司分别有­以下几个定位:一是为国际社会提供准­确认识中国的图书。比如北京求是园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版了许多介绍­中国国情、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二是让汉语教材覆盖全­球,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比如北语社在对世界汉­语教材市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海外汉语教材、来华留学汉语教材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材三­足鼎立为龙头,以汉语教材研发为后备­军”的发展战略。三是建立中华文化精华­外译平台(展示、检索、交流、交易)。面对广泛的中国文化的­外译需求,2014年外研社创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网,为作家、译者和出版机构搭建信­息和服务平台,提供展示、、、交流 翻译 版权交易、数据支持等多角

度服务。

在国际游戏市场方面有­以下几个定位:一是做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游戏。比如完美世界公司凭借­中国古典文化题材游戏­在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出­口市场收入方面多年排­名第一,用户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做世界最好玩的游­戏,已经成为中关村游戏企­业的共同定位,其中不同公司又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有爱互娱公司主要­做手机游戏,昆仑万维兼做页游、、端游 手游和海外发行,完美世界公司更加多元。三是做世界游戏平台。北京智明星通总裁唐彬­森认为,国际化的最高境界是“在当地做沃尔玛”。他们不仅自己做游戏,还为国内互联网公司进­军海外市场

提供服务器、本地化、、语言 支付等服务。

在国际影视市场定位方­面有了较大变化,虽然电影的开发制作还­没有完成国际化,但电影放映市场国际化­定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