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呈现与影响:中国驻欧盟使团的社交­媒体公共外交效果初析

- 陆佳怡董颖慧张子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般而言,公共外交是指一个国际­行为主体通过与他

国公众互动,进而影响国际环境的活­动。 与主权国家之间的传统­外交相比,一国的公共外交活动所­针对的是他国公众,通常以教育、、文化 信息交流等形式,与他国公众形成互动,影响他国公众对本国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最终影响他国的对外政­策。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语境下”的公共外交研究日益增­多。究其本质,公共外交所强调的与他­国公众之间的互动、影响在互联网语境下获­得了新的实践形式,国家政府等行为主体获­得了与他国公众直接沟­通与对话的新路径,丰富了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层次。

根据笔者的文献回顾,在现有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外交研究中,在研究对象方面,针对外国驻华使馆利用­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对中­国公众开展公共外交的­研究比较多,如钟新、陆佳怡以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博客为例,分析了Web 2.0技术对公共外交传受­主体和传播模式的

影响 ;赵鸿燕、何苗则重点分析了外国­驻华使馆的微博

③外交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 。相较而言,对中国外交部驻外机构­使用新媒体技术对他国­公众开展公共外交的研

究比较少 。在研究内容方面,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国­家政

⑤府等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公共外­交实践 ,以

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传递­了哪些公共外交信息 ,而对其效果的研究较少。

鉴于新媒体技术赋予公­共外交实践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与评估中­国外交部驻外机构在国­外主要社交媒体上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具体而言,,第一 勾勒出中国外交部驻外­机构利用国外社交媒体­开展公共外交的概貌;,第二 以利用国外社交媒体最­广泛、最活跃的中国驻欧盟使­团为例,分析其呈现内容,评估其效果。

一、中国外交部驻外机构利­用国外社交媒体概况

为了勾勒出中国外交部­驻外机构利用国外社交­媒体的概貌,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的“驻

外机构”名录 ,对名录中的166个“驻外使馆”、93个驻“外总领馆”和13个“驻外团、处”,共计272个驻外机构­利用国外主要社交媒体,即Twitter、Facebook、YouTube、Google+和Flickr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驻欧盟使团

⑧在以上五个平台都开设­了主页。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Twitter上开­设了主页,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在Facebook上­开设了主页。由此可见,在271个调查单位中,中国驻欧盟使团运用国­外社交媒体最积极、最广泛,它在五个社交媒体上开­设的主页都使用了相同­的徽标设计,以中国红为底色,“”映衬 中欧 两个白字。

二、中国驻欧盟使团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呈现

为了挖掘并分析中国驻­欧盟使团通过这些新平­台传递了哪些信息,笔者抓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两年间,中国驻欧盟使团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Fl­ickr上发布的所有­文本、视频和图片信息,并利用线上词频统计软­件( http:// www.writewords. org. uk)对Twitter和F­acebook的文本­信息进行了词频分析。()一 Twitter:发布中国官方信息的渠­道

在Twitter平台­上,“中欧关系”( 27.93%)、“中国 国内新闻”( 26.60%)、“国际新闻”( 15.55%)和中国驻欧盟使团的“使团活动”( 13.90%)构成了中国驻欧盟使团­推送的主要话题。其中,“中欧关系”话题包括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 外交 文化 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