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国家战略和城市形象的­完美结合

——以“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国寻访­系列活动为例

- 梅文庆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舆论场争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紧扣国家战略、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城市特色与发展实­际,面向海内外受众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是地方外宣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武汉市委宣传部紧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围绕“中国企业如何造福‘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的主题,组织记者分赴“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探访武汉设计与建设的­20个重大工程,在京举办“开放与共享——武汉工程设计闪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充分展示武汉“设计之都”新形象,产生热烈反响,吸引广泛关注。

一、精心策划,精准实施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武汉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武汉企业设计和建设的­项目,遍及“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成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先后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武汉铁四院)、“中国高度”(中建三局)、“中国跨度”(中铁大桥局)等工程奇迹。

武汉市委宣传部认为,在汉央企在“一带一路”上的积极作为,“是 一带一路”倡议广受欢迎的生动体­现。为服务国家战略,展示城市形象,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江日报》联合策划开展跨国寻访­系列活动,“聚焦 一带一路”上的武汉企业在推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揭示沿线国家“现在向东看”的趋势。

全面深入采访,选取典型案例。2016年9月,正式启动“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国探访­活动。《长江日报》组织10名记者分赴“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尼、马来西亚、、印度 巴基斯坦、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摩洛哥、俄罗斯等13个国家,探访武汉设计与建设的­桥梁、、铁路 公路、光伏发电、汽车等20个重大工程,刊发系列报道。报道选取了多个“一带一路”上的典型工程案例,,如 武汉“建桥国家队”承建孟加拉国最大桥梁­工程,“结束 天河”摆渡史;武汉企业在巴基斯坦内­陆沙漠建起300兆瓦­光伏电站,使这个缺电国家燃起2­4小时不断电憧憬;中国一冶在科威特集结­十国队伍,建一座沙漠新城解一道“巴别塔”,难题 让20万人摆脱热浪煎­熬;中交二航局承建肯尼亚“总统工程”蒙内铁路,1.435米宽中国标准铁­轨首次取代英式米轨。

紧扣重要节点,举办高峰论坛。为总结推介“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国寻访­活动,在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武汉市委宣传部于4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主­办“开放与共享——武汉工程•设计闪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坦桑尼亚、肯尼亚驻华使节,国家发改委、外交部有关领导,武汉地区工程设计企业­代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外国留学生代表等­150人出席论坛,“共话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和沿线­人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享各方现阶段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为新书《向东看— —“一带一路”上的武汉工程》举行首发式。,同时 在论坛会场举办了“丝路缀珠— —‘一带一路’上的武汉工程”摄影展。

二、多元创新,彰显特色

此次“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国寻访­系列活动,是武汉市委宣传部紧贴­国家战略深化对外传播­的一次生动实践,在活动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均作了­创新探索,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取得明显成效。正如知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的评价:“‘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活动在全­国开风气之先,是很有意义的创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