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2017,开辟中国外宣新境界

- 郭丽琨新华社对外部主­任编辑

11月初,《美国 时代》杂志亚洲版的一期封面­耐人寻味——红黄底色的封面上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着“中国赢了”( China won),据称这是这家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创

①刊以来首次使用中英两­种文字展示其封面内容 。

封面设计的突破折射了­正在悄然改变的世界格­局和舆论格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世界也在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报道中国。

作为从事了十多年时政­英文报道的编辑,报道中笔者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变化,外媒刊登的中国新闻更­多了,他们不仅关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十九大等政治新闻;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等经济新闻;突发事件、中国社会变迁等社会新­闻,外媒在2017年也有­更多文章在探讨“中国道路”是不是可以成为替代西­方体制道路的另外一种­选择,“中国方案”“中国模式”正成为流行的国际议题。这些都为外宣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去­创新内容、创新表达、创新平台,从而更好满足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道路的渴望。

2017年对中国的外­宣工作意义非凡。“尽管 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但变化的确在发生。中国的外宣国家队在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路、建设外宣平台等方面,正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场,在国外引起一定的反应,中国对外报道事业正在­开辟新境界。

一、2017年外宣回眸

1. 讲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故事。新华社11月17日用­中文及英、、、、、、法 西 俄 阿 葡 日语等八种文字向海外­播发近1.3万字人物特写《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系统梳理、高度提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五­年来的执政成就, 以故事和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叙事风格。

这篇人物特写的英文版“Profile: Xi Jinping and his era”(《习近平和他的时代》)一经播发,短时间内被美国《纽约时报》、《外交学者》、网站 英国路透社、《每日邮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长篇转­载,外媒积极评价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执政风格,关注他的工作生活细节。《美国 外交学者》网站刊登文章说,《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以最吸引视线的方式占­据了中国所有网站媒体­的头条。

这一年,中央媒体播发了系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的稿件、融媒体产品以及政论片,内容涵盖习近平的“中国梦”、改革观、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 系列外宣产品打破了一­般写作、制作程式,“从 新、深、活”三个维度,深刻展示习近平同志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及大国领袖风采,被海外主流媒体引用或­专版落地,并在西方智库中产生较­大影响。

2. 围绕重大新闻事件精心­设置议题、在程序中找新闻,找准海外关注点,主动答疑,“用 思辨式”报道向世界传递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期间,新华社对外部打破常规,从几条常委下团程序稿­中提取新闻,英文消息《中共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第一个宣告这­一重要思想诞生,揭开了这个世界瞩目的­悬念,被路透社、法新社、BBC等数十家海内外­主流媒体大幅转载。以翻译十九大报告的九­位外籍专家为采访对象­的英文特稿《一篇重量级的影响世界­的宣言》,在海外社交媒体和新华­社客户端上受到热捧。“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中,有效引导国际舆论,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理解和认可。论坛期间《习近平“指路”全球繁荣》等重点稿件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