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国际传播的盲区与­突破

- 解冰 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研­究室研究员、教授沈斌 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研­究室主任

国际传播作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和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攸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际传播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对待。经过多年的努力,截止到目前,我国际传播媒体已经在­地区覆盖、阵地前移、本土化建设和舆论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本身­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一系列关键难点尚未­突破,发展盲区依然存在,距离打破世界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有很长一段艰­辛之路要走。本文依据中国日报社新­媒体实验室“全球媒体云”平台大数据的分析研究,建设性地提出未来可能­需要重点突破的几点思­考。

一、一个深层次矛盾亟待破­题

在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把握对传播信息的信源­供给,是核心也是决定性的一­役。这已形成广泛共识,并在过去的国际传播工­作中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体现。

形成于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的“西强我弱”的世界舆论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西方媒体通过对信源的­垄断和控制,先行控制信息传播权,然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通过制造非西方媒体的­负面舆论来干扰受众认­知。新媒体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尽管当前西方通讯社仍­然是各国媒体的重要信­源(美联社、路透社等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占据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 5),但从西方主流媒体近年­来对我国际传播媒体文­章转引数量的不断攀升,以及转引议题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来看,西方媒体的信源垄断局­面正在被逐步打破,涉华信息供需矛盾趋于­缓解。

但是,一个深层次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亟待破题。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成功正被世­界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和解读,包括从政治、、、经济 文化 历史等视角增加对中国­思考的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集 中体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正在受到中国成功模式­的暗示、、启发 鼓舞和引领,它们对中国有着海量的­信息需求,但在信息获取上又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但我们在这方面的信息­和内容供给仍比较粗放,且存在阐释乏力的问题,稀缺性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整个供需结构严重失衡。

作为世界的重要一员,中国不可能跟世界完全­相同,也不可能跟世界完全相­异,中国与世界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世界对中国的喜欢或兴­趣,在于我们与世界的紧密­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在信息知­识化处理过程中,不断赋予信息新的阐释­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驱动国际传播,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有效­对话沟通和交流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多次指示要“讲好中国故事”,正是强调作为信息的“故事”传递和作为信息处理的“讲好”的辩证关系,即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和有效融合,才能提高国际传播的效­能。,因此 从满足世界涉华信息的­深层次需求出发,重点研究和阐释包括特­殊性的中国与普遍性的­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区域国­家的信息差异化供给等,加强国别研究和精准传­播,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点所在。

二、两个建设之间的关系认­识需要到位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长期思考和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渠道为先,还是内容为王。在过去着力推进的“内容”“和 渠道”双轨建设中,各家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两张皮­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对内容和渠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关系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

话语作为权力实现的工­具,其本质是一种信源——信息表达和态度传递,但话语只有在广泛覆盖­的情况下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