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新­特点与新思考

- 张岩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娜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

图书作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交流空间中承担­着传递具有丰富底蕴的“中国故事”的文化功能。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有助于科学建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自我国陆续启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出版走出去”系统工程以来,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体­量规模、地缘范围和主题类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图书海外传播在秉­承十年来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在政策环境、地缘偏向和传播理念等­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提质增效成为图书海外­传播主旋律

种类愈加丰富,体量优势扩大。版权输出和实体书出口­是我国图书海外传播的­重要方式。2016年我国图书的­海外版权输出高达83­28种,创历史新高。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99,与200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开局之年的5.34相比,版权进出口比例日趋平­衡。2016年中国实体书­出口达1450.28万册,比2015年增长17­1.53万册,主题类型结构分布更趋­合理,之前较为薄弱的文学艺­术类、自然科学技术类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出­口数量显著增长。图书输出体量规模的增­长离不开国内政策环境­的支持和行业环境的优­化。2016年,中国海外影响力的扩大­以及新闻出版业的整体­繁荣,保持了海外对中国图书­的持续关注,使得对中国图书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也日趋上升,中国图书的市场需求达­到了新的水平。,同时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资助是­中国图书开辟海外市场­的动力性支柱和强有力­的政策优势,确保了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体量规模在全球实­体书出版市场总体下行­的严峻背景下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精准营销助力中国图书­登上国际舞台。经过十余年 的经验积累和效果考察,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观­测链条已经由“走出去”的单向度指标延展为“走出去” +“走进去”的完整系统。尤其是中国图书进入海­外市场如何能够“落地生根”产生实际的文化影响日­益成为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重要研究主题。2016年中国出版社­更加重视图书在海外的­宣传推广力度,注重实施差异化策略,致力于实

现国别化、差异化、精准化传播 。2016年10月,我国建设“走出去”基础书目库,将经过专家审议后的2­00余种图书纳入首批­书目库,在翻译、、出版 海外推广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集中推介,通过中国图书的品牌建­设形成具有标识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国际主流销售渠道­培育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二、“一带一路”成为体现传播力的新重­点

图书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认同是交往互信的­基础,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加强多边外交的先行者。“搭乘 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国图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迅速进­入了快车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版权贸易体量增长­迅速,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版权贸易总量­近5000种 ,版权贸易作为以图书为­载体开展跨文化知识

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频繁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二是政府间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现已同“一带一路”沿线2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政府间的互译(),图书 协议 即相互翻译对方经典作­品的协定。一些沿线国家出版业发­展还相对薄弱,中国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扶持为促进国家间出版­业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国际书展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搭­建有效平台。2016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共有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比2015年增加13­个,已覆盖沿线国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