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治国理政经验的国际传­播

——兼谈中国故事内容多元­化构建

- 陈雪莲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推动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国际传播建设工作­近十年的推进也显著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对外叙事的意识和方法­都有新的突破。,但是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一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使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世界中心,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既有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这种影响,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疑虑、担忧和排斥。,其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要求,需要抓住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向世界客观、、清晰 全面地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

对于个体来说,“四十不惑”意味着心智坚定,不为外物所惑。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 国防和外交等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吸引力所在。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借鉴。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道路,总结中国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述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借鉴,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

一、治国理政经验的国际传­播环境

中国的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与­世界多数国家情况迥异,在全球利益格局中,这样一个新兴大国的 崛起引起传统大国的压­制、新兴国家的猜忌、发展中国家的误解,将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长期面临的环境。目前阶段,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和评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个视角是意识到中国­崛起势不可挡,看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援助为它们克服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机会,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主­张和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为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带来­新的希望。另一个视角是担心中国­搞“新殖民主义”“和 新帝国主义”,警惕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担心崛起的­中国会危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甚至像历史上曾经的列­强那样走上争霸的道路。发达国家担心中国挑战­既有的国际秩序,损害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同视角的国际社会利­益群体对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接受范围和接受­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区分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对象是有效­传播的前提。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点对象可­以简单分为五类:一是以西欧北美为代表­的传统强国,二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三是如波兰、土耳其、以色列等区域强国,四是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等体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五是欠发达国家。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政治制度、文化宗教与中国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异,对中国发展经验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类别的国家采­取相适应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机制应纳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具体工作的­考量之中。

二、治国理政经验——中国故事的内容建构

加快中国故事内容建设,需要对讲好中国故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敏感问题加强研究,“对 讲什么中国故事、对谁讲中国故事、如何讲中国故事”提出一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