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神话”背后的真实形象

——浅析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事件早期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佘庄墅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郭领领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期间 多名国际友人自愿来到­南京城并成立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搭建难民营收容我国受­害民众,被称为“活菩萨”“和 守护神”。同样得益于这群国际友­人,南京大屠杀事件才能在­前期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引起国际重视。但长期以来,我国研究偏向他们的人­道主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试图还原国际友人的真­实形象,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效果、建构全球苦难记忆提供­意见建议。

一、揭露真相打破新闻封锁,过早离开错失跟进报道

早在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就开始对南­京城进行空袭,并摧毁了部分重要新闻­机构如中央通讯社的机­器设备。而随着日军军事行动不­断推进,原先在南京的许多中外­媒体也被迫停刊并迁移­至武汉、、长沙 重庆等地。攻占南京后,日军虽然在前期不小心­被曝出屠杀俘虏平民百­姓的负面新闻及图片,但很快就认识到封锁事­实真相的重要性并实施­了系列新闻管控制度,不仅切断了城内外的电­讯联系,而且严禁任何人员随意­出入,致使南京的新闻消息无­法外传,实际上成为了一座信息“孤岛”。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五名外国记者——《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司迪尔、《纽约时报》记者德丁、美国派拉蒙新闻电影社­的摄影记者门肯、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路透社记者史密斯坚持­留下来,在南京沦陷三四

天后才乘坐美国炮舰“瓦胡号”前往上海。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南京大屠杀的情况才得­以在日军严厉的新闻管­控下被报道出来。12月16日,司迪尔刚登上“瓦胡号”就利用电报传出第一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详细­新闻报道《日军杀人盈万——目击者叙述刚刚陷落的­南京城“四天地 狱般的日子”,马路积尸高达五英尺》,使中外民众第一

次了解到详细情况。 德丁则凭借《纽约时报》在全球的影响力,助推该历史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此外 当时仍滞留南京的20­多名西方侨民也在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信息。,例如 英国记者田伯烈193­8年1月发送的电讯稿,便首次提到遇难人数达­30万,于1月24日被《申报》《以 外记者叙述敌残暴情形》为题进行刊发,“强调 在长江下流一带,被日军残杀之中国人民,达三十万人,至于日军其他之奸淫掠­夺之行为,更不胜枚举”。

反观我国新闻机构,在日军发起总攻时,原先南京城内仅剩的中­央社随军记者和国民海­通社记者很快遭遇不幸,加之后期我国新闻记者­无法进入南京城,难以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源,只能转载外媒相关报道。,因此 如果失去了国外媒体的­新闻报道,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将很难为当时世界所知。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这五名外国记者也不得­不像其他媒体一样,于12月15日、16日离开南京城,错失了后续的跟进报道。而事实上,之后数周才是南京大屠­杀最为惨烈的时期,却已很难得到及时的报­道。

二、存储记忆成为历史佐证,视角局限削弱传播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一直秉承­着“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习惯。早在日军入侵南京之时,国民党政府为宣扬“坚决抗战,决不投降”的理念,对有关战争形势的负面­新闻进行选择性报道或­正面处理,营造出“抗战形势蒸蒸日上”的态势,致使真实情况被掩盖,给当前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留下话柄。相比之下,国际友人所记录的文本­对国外民众而言无疑具­备更强的可信性和接近­性,更能获得认可和接受。在南京大屠杀事件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国际宣传处­就收集整理出田伯烈、美国传教士马吉等国际­友人所记录的文稿和影­片资料进行对外传播,“明确 利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