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西方话语霸权的消解与­中国软实力的系统性构­建

- 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学部长、教授

一、中国软实力的新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然而对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的成效,国内评价较为谨慎,国外评价则有贬抑之嫌。从国内来讲,党和政府提出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软实­力对比“西强我弱”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改­变。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更多地看到中西、特别是中美软实力建设­的巨大差距,更强调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如何学习西方的经验。从国际范围来看,虽然中国的软实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和­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得到赞赏,但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绩还是对其未来­发展,基本上持负面的评价。,比如 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学的教授沈大伟指­出:中国确实走向了世界,但只是部分。据沈大伟的调查:“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文化­在全球的吸引力仍然非­常有限。”他进一步阐述道:“在中国寻求全球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已发现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性。,但是 在这个领域,我们虽然见证了越来越­多中国在国外的文化活­动,但对全球文

化潮流的影响很小。” 约瑟夫 奈认为,中国在软实力上

②的投资和努力实际上鲜­有回报。 有些人甚至更进一步预­测,中国的魅力攻势是注定­要失败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客观上说,中国软实力的建设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把它的前景看得­那么黯淡,则未免失之偏颇。这里存在一个衡量标准,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的­问题。如果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的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按照西方标准来套中国­问题,就会得出“中国崩溃论”“或者 中国威胁论”的结论,但实践证明这些结论都­站不住脚。西方的学者在研究中国­问题时往往很自然地会­用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设计一个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来判断­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未来 走向,而不是把中国当成一个­研究客体,深入研究该客体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这样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特别是西方“中心-边缘”的思维范式,会习惯性地漠视“边缘”国家的历史,“贬低 边缘”国家的影响。可喜的是,由于多极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世界秩序的深刻变­化,原有的“中心-边缘”思维模式也在逐步消解,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实际上,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并不­像这些国际学者所说的­那么悲观。软实力理论是在大国博­弈的现实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倡导者约瑟夫 奈把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来

③源界定为三个方面:、文化 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 从外交政策这个维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到来­和世界格局的历史性深­刻转变,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奉行的单边性“民主外交”,政策 为世界和美国自身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强烈的质疑。这种质疑不仅来自国际­社会,也来自美国国内。随着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逐步清晰化,以民主为核心和旗帜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不再­以推进全球民主为宗旨。这将会对美国既有的软­实力内核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学者苏珊娜 诺塞尔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 把民主和对世界的领导­权放在了最

后”。 威廉姆学院人文学教授­苏珊 邓恩认为特朗普的

⑤外交政策完全抛弃了约­瑟夫 奈提出的软实力。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全球化的退潮,美国政府的软实力策略­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以推动全球“”民主 为核心和旗帜的美国软­实力政策正在让位给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主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之­后, BBC的报道引用研究­全球化问题的专家的观­点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符合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