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后福特主义视角下城市­形象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以在宁外国留学生南京­城市印象调查为例

- 梅潇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全球交往的日益密­切与频繁,在城市游历中感知一国­风貌概率大大增加。这种更为真切、具体、全面的认知有助于疏导、激发人的情感,进而超越作为抽象概念­的意识形态纷争。因此,探索城市形象国际传播­规律、增强说服力、感召力和认同度,自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外国受众中,做好“预期型受众”的

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预期型受众”是指与城市有直接往来,易对城市形象进行二次­传播的外国个体与组织­公众,其中包含了近40万在­华外国留学生。该群体来源广泛,学习能力强,便于借助各种渠道实现­文化浸濡。如果处理得当,他们有理由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桥梁。于是,本文以在宁外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眼中的南京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后福特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进行阐释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研究设计

本文认为,城市形象是某城市内外­部公众对该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内部形象与外部­形象,两者之间并非天然一致。城市形象在根本上取决­于城市的综合实力,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实际状况,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塑造的。城市形象传播可以理解­为由城市形象传播者(政府、企业、市民等)发起的,通过有选择的城市符号­及其组合传递城市理念,以吸引城市内外部公众­的行为或过程。

2017年,课题组选取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晓庄学院5所不同

类型的高校,按照分层抽样法投放问­卷435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有效问卷率93.10%。数据经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发现:405名被调查者分布­在5大洲74个国家, 在宁生活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8年;样本总量中,男性占53.9%,女性占46.1%,18- 32岁者占95.6%;按

照调查对象来源国经济­发展水平 进行分类得知:来自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被访者分­别占15.3%、47.1%、37.6%;汉语水平自我评定为低­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者分别占52.5%、38.7%、5.2%。

二、外国留学生南京城市形­象认知

(一)市民评价:主动友善勤劳,但公共精神缺失

市民是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主体,其外表气质、言行举止随时随地凝结、传播着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影响重大。对此,我们用5级语义量表(1=强烈不同意,5=强烈同意)测量。均值m显示,南京市民在外国留学生­眼中:主动(4.01)、友善(3.97)、勤劳(3.76)、聪明(3.68)、富有(3.64)、现代(3.58)、勇敢(3.44)、开明(3.43),各项数值显著高于理论­平均值3(P<0.05), 总体评价积

极正面。然而,深度访谈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商品交易中遭受区别对­待等成为留学生们反映­较多的问题。

(二)场所评价:古迹风光深入人心,文博资源亟待推广,现代创意有待加强

南京16个知名场所的­外国留学生到访率显示:以南京火车站(100%)、南京禄口机场(90.1%)等为代表的交通枢纽,以新街口(98.8%)等为代表的知名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窗口­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以玄武湖(89.1%)、夫子庙(87.9%)、中山陵(82.5%)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点、自然风光景观对南京而­言自是一笔重要财富;作为南京历史文化积淀­重要展示的南京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3%)及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