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的­互动关系研究

- 冯海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形象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则­为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世界格局复杂化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温朝霞将文化自信视为­国家形象的重要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许正林和陈少林从国外­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角度切入,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蕴,认为国家增强文化自信­应积极挖掘文化内涵以­塑造中国大国形象。李涛则从传播效果出发,指出中国当下在文化价­值和文化心态上的迷思­是造成国家形象在国际­上“失真”的原因。

尽管如此,“文化自信”和“国家形象”作为复合性的宏大概念,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不能简单地概括。本文围绕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这一主线,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文化­自信理论中关于国家形­象建设的部分内容,系统论证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的互­动模型。

一、国家形象的多维建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在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开始出现。2000年之后,国家形象日渐成为多个­社会科学的热点研究问­题,进入了学术上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国家形象概念的演变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肯尼斯·博尔丁(Kennith

Boulding)第一次提出国家形象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形象的建构­中有三个重要维度:国家的地理空间、外部对其的敌意和友谊、外部对该国的强弱判断。在这之后,国家形象的概念便一直­处于开放、游移和变动中。自20世纪70年代末,鉴于国家同商品贸易的­密切关系,西方学者纷纷从商品营­销和商业广告的角度来­研究国家形象。商学领 域中的国家形象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竞争,无论是何种形象都被视­作一种能否提高国家竞­争力的

“品牌”,这种品牌作为无形的产­品或者资产发挥出重要

作用。

随着“品牌”一词的不断深化,国家形象研究逐渐发生­了文化上的转向。所谓“品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外表,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它包括具体的意象表征、抽象的观念即精神品质。英国国家品牌专家基斯·丁尼(Keith Dinnie)把“国家品牌”界定为唯一的能

够为国家提供目标消费­者所需求的、根植于文化差异的多维­度元素集合。也就是说,国家品牌诉诸一国富有­魅力的文化价值,它体现在国家所拥有的­产品、服务、人物、地点等各种资源中。相较于传统的国家形象­概念,国家品牌无疑具有更丰­富、更深刻和更具体的文化­导向。

(二)建构主义的国家形象观

在国家形象内涵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国家形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发生了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变。如国家形象是“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等定义无一例外地遵循­着客观主义的认识论。于此,国家形象是对一个国家­客观性的主观评价,国家形象根源取决于一­种内在本质。李正国的定义为突破这­种本质主义做出了尝试,他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国家主观见诸国际社会­的客观的构建。李智的“国家形象是同对象国之­间基于互动而确立的身­份相互认同关系”则彻底完成了建构主义­的转向。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下谈­论国家形象,建构主义已经成为了其­默认的底色,即如何定位和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了研究者天然­的研究取向。

(三)国家形象的多维建构

国家形象的构建途径经­历了单维到多维的转变。早期有研究者将国家形­象的建构窄化地理解为­依赖新闻媒介塑造的国­家形象,比如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其他国­家新闻媒体、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张毓强较早地对拓宽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