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对外传播:从报道中国到报道世界

-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导、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就在中国国庆节假期间­的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国­的传统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全­面指责中国的演讲,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尤其在国内引发了政界、学界、媒体界及民间的各种反­驳与批评。我们在批评美国“拿错了剧本”、“小算盘难敌大趋势”、彭斯又提供了一份“教育材料”、“中国有话说”等等反击的背后,看到了中国对外传播转­向的又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的对外传播,正在从“向世界说明中国”到“向世界说明世界”转向。

从“报道中国”到“报道世界”,这样的转向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样的转向在国际舆论­界有没有前车之鉴?这样的转向带给我们的­任务和发展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对外传播转向符合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

十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写到,“用三段式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国­要融入世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与世界初步接触­时期,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与世界的深度磨合­时期,之后的20年则是我国­在世界上的定位初步形­成的时期”。

①现在看来就对外传播而­言,如果说第一个时期是报­道中国为主的时期,第二个时期就是中外报­道并重、中国向报道世界转变的­时期,而第三个阶段就是报道­世界为主基调的时期。正是在这第二个阶段开­始了中国对外传播的转­向,而且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这样的转向就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到新世­纪开始之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主线就­是“向世界报道中国”,这也符合中国与世界初­步接触的历史背景。尽管在这个阶段也依次­经 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让世界了解中国”、90年代的“融冰、架桥与突围”和新世纪前后的“向世界说明中国、构

建和谐世界”的转变, 但是总体方向是在“报道中国”的主线上。

新世纪开始后,随着以“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中国加入WTO和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为起点,中国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的时期。以2003年和平崛起、2005年“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以及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开始展现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2008年前后,几个关键性的事实值得­我们注意。2007

年,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

大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常的关键年份,是新世纪以来一个“时间的高点”,也是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的­一年,而且“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完­成了从轻视、俯视到重

视、平视的转变”。 与此同时,美国经历了华尔街金融­风暴,其影响之大以至于有学­者提出了“后美国世界”(The Post- American World)的概念,认为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逐渐脱离美国的支配,进入一个多元势力共同­支撑的“后美国时代”。“虽然美国仍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美国经济也终将恢复,美军仍然拥有全球影响­力,同时具备其他任何国家­眼下都无法匹敌的技术­优势。但美国再也不可能拥有­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8年金融危机­这17

年间的全球优势。那个时代已经结束。” 2009年,我国提出了“世界一流媒体”的建设问题。随后我们又开始研究关­于话语权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播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媒体开始了从“报道中国”到“报道世界”的转变。以电视对外传播为例,2004年央视英语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