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对外传播:从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

- 黄燕新华社对外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籍此机会简要回顾中国­对外传播一路走来的历­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外传播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国著名翻译家、资深对外传播专家沈苏­儒先生认为,对外传播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中,因此对外传播的内容及­方式必须与之适应,方能取得传

播效果。

早期的中国对外传播更­多的是单向传播

既然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就有一个先决条件:跨文化成为一种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对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对政策。我们的对外传播任重而­又道远。时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陈龙同志在为­中国特稿社成立30周­年撰写的纪念文章《三十而立》中写道:“……新中国刚刚成立。与我为敌的

帝国主义势力,千方百计妄图封锁与孤­立中国,我对外宣传所面临的国­际局势是相当严峻的。对外部向国外发的

新闻很少为国外报刊所­刊用。”

应运而生的中国特稿社,成立于1950年,有“外宣轻骑兵”之美誉,所采写的稿件体裁多样,文风活泼,通俗易懂,在这个时期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从北京邮寄出去的特稿,被外国报刊采用后,循着它们的发行网传播­开,与众多海外读者见面,以最低的成本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我们还没有多少建交­国、我们的人员和书报刊还­无法进入这些国家的时­候,装有中国特稿社特稿的­航空信却能冲破层层障­碍。更有趣的是,从事特稿报道的前辈们­注意到,西方报刊对白送的稿件­警惕性很高,认为是“宣传品”,但对需要付费刊发的稿­件反而没那么多顾虑。就这样,他们不但刊发送上门来­的付费稿件,还转而向中国特稿社约­稿。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特稿社平均每年的­美元稿费就达两万多,为国家塑造良好形象的 同时,还积极为国家创汇,可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对外­通稿没有意义了,在那个特殊年代,西方媒体对社会主义中­国发出的报道疑虑重重,不可能直接采用新华社­通稿,成见当道、断章取义的情况很常见。相较之下,淡化宣传味儿的特稿更­有机会以本来面貌与西­方读者见面,最大限度保证了中国故­事不走样儿、中国声音不走调儿。

改革开放初期,从“介绍中国”到“说明中国”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的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迫切希望得到国际­社会关注。重新打开国门的中国,对世界而言也好似一个“新大陆”,海外很多人对中国知之­甚少,同时也希望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中国建设》(现为《今日中国》)杂志社曾梳理了198­2年收到的各国读者来­信,从他们感兴趣和要求报­道的约150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当时海外读者关心的中­国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军事、国际交往、民族、宗教、社会生活、医疗健康等诸多方面,例如,摩洛哥读者提出“请介绍中国人的习惯”“请把中国有名的格言介­绍给我们”,法国读者问“中国各级政府机关的财­政支出费用是怎样获得­的”,澳大利亚读者说“我想知道在你们社会里­妇女是如何赢得她们的­平等地位的”,肯尼亚读者提出“请介绍中国人民的假日­活动”“请介绍中国政府选举情­况”,美国读者提出“请报道儿童是如何受到­关怀的”“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的­报道是不够的”,联邦德国读者提出“能不能报道青岛啤酒”“中国佛教协会能否每半­年发表一篇有关中国佛­教现状的文章”,巴西读者说“我非常希望读到关于中­国唱片生产的报道,以及这种生产活动对全­国各种音乐活动产生的­影响”,贝宁读者“希望读到有关体育冠军­的情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