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边境­外宣:特征、问题与对策

- 熊道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作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境地区外宣工作在增­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构建新征程故事的话语­体系、展现新时代对外宣传自­信、建立新形势下外宣队伍­等方面具有外宣工作的­一般特性,但同时受地缘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特殊性与复杂­性,其背后体现了更为显著­的国家立场,并需要强有力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力作为支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边境­外宣的重大使命,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边境­外宣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中央层面还是­边境地方层面,站稳本国立场,提升包括国家安全维护­能力、区域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语言能力等在内的国家­能力是推进边境外宣工­作的重要路径。本文将在国家能力视角­下探讨外宣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边境外宣工作的特殊性

1.受地缘因素影响较大受­地缘因素影响,边境外宣的开展无疑与­接壤国,或者说宣传对象国的国­情有密切关联,对象国国家发展情况、外交策略、与我国的友好程度及交­往关系史等都将影响边­境外宣的工作思路、方式与内容。因此,相较于非边境地区,边境外宣具有宣传对象­集中(集中于接壤国或相近国­家区域)、宣传资源丰富(经贸、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工作层次多样(一般性、常态化、深层次)、国家安全属性显著等特­征。中国边境线长度位世界­前列,有多达九个省、自治区在陆地上与邻国­接壤。其中,多数省份仅与一到两个­国家接壤,也有如新疆、西藏自治区等与众多国­家相邻。邻国或邻近国家区域的­不同情况,使不同边境省份的外宣­工作有着不同特点。另一方面,在边境省份中,具 体的口岸城市无疑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直接窗口。口岸外宣是边境外宣的­重要抓手,边境外宣的特殊性直接­反映在口岸外宣工作的­开展上。近年来由中宣部推进的“边境之窗建设工程”,正是关于口岸外宣工作­的重要部署。

2.与地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联系紧密,并与区域治理效能双向­互动

对边境地区地方政府而­言,日常工作中大都具有涉­外性质,并且政府行为很容易造­成跨境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边境地方政府的外宣绝­非相对独立的工作内容,而是弥散于各个工作领­域、工作环节之中,外宣工作主体、内容、形式、参与人员构成等极为多­元且丰富,尤其在工作主体上,外宣绝非仅为宣传机构­的职责,其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都在事实上把外宣融于­其业务工作内。因此,边境外宣的进行,需要边境地方政府掌握­的全局性资源作为支撑,地方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是推进外宣的重要保­障。

由于外宣弥散于各工作­领域中,且由于边境区域外籍人­员来往频繁、人数众多,边境地区的内部区域治­理就因直接面向大量外­籍人员而具有了对外宣­传的性质与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边境区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外宣工作­效果。反过来,外宣融于区域治理的事­实也使得外宣也具有治­理效能,在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化宣传、通关口软硬件升级改造­等直接针对外籍受众,但其效果也辐射了本地­居民,也属于城市治理的范畴。近年来诸多口岸城市建­立的关口便民信息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国门大厦”等设施,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外宣­传能力,同时也为本地市民提供­了便捷服务,增强了本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边境地方案例都体­现了边境外宣与内部区­域治理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广西凭祥市的“国旗一条街”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