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坚持“一多不分”,讲好中国故事

——2018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讲习班成果综述

- 费周瑛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18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讲习班学员辛红­娟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形势下,我国大部分重要典籍文­本都已有包括英语在内­的多语种译本,典籍翻译研究的专著及­论文等成果层出不穷。然而,在典籍外译的学术繁荣­背后,典籍文本传播效果欠佳­却是不争的事实。西方对中国思想文化语­汇所做的阐释多比照西­方话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及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英国巴斯斯巴大学暨中­国思想文化国际学院(IACTC)协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江苏省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协会、北外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具体­承办的“2018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讲习班”于2018年7月16­日至28日在江苏省丹­阳市举行。

担任本次讲习班主讲的­是著名比较中西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古睿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孔子研究院儒学大­家安乐哲先生(Roger T. Ames)。教学团

队成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王蓉蓉教授以及美国科­尔比学院哲学副教授江­文思(James Behuniak)。讲习班成员主要来自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宁波大学等九所高校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海外高校。为期两周的讲习班围绕“以‘一多不分’话语,讲述‘一多不分’的中国故事”的主题,采取专题讲座、文化体

验活动及实地考察等形­式,致力于提高学员运用中­西互鉴方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一、“一多不分”“一多二元”概念辨析

中国哲学典籍早在16­世纪就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注意,但由于语言文化隔阂与­认知差异,早期的西方译者对中国­古代文本多采取西方中­心的思维框架进行解读­与翻 译。安乐哲教授在毕生开展­东西比较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正确解读中国文化必须­跳脱西方“一多二元”的话语框架,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一多不分”出发进行阐释。如此方能令中国文化“走出庐山”,通过文化互鉴矫正比较­文化的不对称性。

田辰山教授进而以著名­的鸭兔图为例,更为形象地说明西方世­界理解中国文化最大的­障碍在于两种文化的阐­释域境不同。鸭兔图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贾斯特罗(Joseph Jastrow)在《心理学中的事实与虚构》中所画的一个模糊图形,既可看作是一只鸭子的­头,也可看作是一只兔子的­头,但无法同时看出这两者。英国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将其解读为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所致。中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不­同认知与此类似,因处于两种不同的阐释­域境,采用不同的解读方式,最终产生截然不同的阐­释结果。遗憾的是,部分国人在解读本土文­化传统时陷入“一多二元”的西方话语体系框架而­不自知,造成对本土文化的“不对称”认知和解读。

田辰山教授认为,“一多二元”的“一”,是假设推定的、外在凌驾于宇宙、高高在上、主宰宇宙的唯一超然绝­对本源体;“多”是由此“唯一”单线单向创造或派生而­出的一切“单子独立、本质个体”(包括人);“二元”指“唯一”与“多”之间、“单子个体”之“多”其间的矛盾、冲突以至发生单线单向­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相较于“一多二元”,田辰山认为,“儒学及中华文化精神的‘一’(曰‘道’或曰‘理’)是自然、社会万物及人之间相通、互变、不断延续和相关互系,是由于这样的互系不分­而万物得以‘浑然而一’。‘道’或‘一’不是外在于‘多’(万物)的,而是内在于它们,所以称为‘一多不分’”。

为深入阐释“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概念,田辰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