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继承与创新

- 程云杰新华社对外部

面向未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很难驾驭的话题,还未动笔,就已心生敬畏。当年那些活跃在对外传­播一线的同志大都退休­了。依靠翻阅历史文献以及­与前辈交流,我对这段流金岁月也只­是有了些许片段的认知。但即使是这些片段的认­知,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对­外传播任务的艰巨。回首40年,我想,在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上,传承是一种使命,创新是一份责任。

1981年中国外文局­专家爱泼斯坦接受了《对外传播参考》的专访。爱泼斯坦在访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普遍关心中­国向何处去?有些人认为中国正走向­资本主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给予回答。”

他还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就对内而言,宣传起的是指导作用,即针对某一特定时期的­主要任务集中进行宣传。总之,宣传是为了指导和推动­政策的贯彻。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民,对这种形势很了解。但外国读者并不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的环境­和情况,因此,对外宣传就不能采取集­中火力打歼灭战的办法,而是应该以报道成绩为­主,既报成绩,也报问题,经常保持报道上的平衡。

相信每个在新闻战线上­从事对外新闻传播的人,都会被他的这两段阐述­所触动。数十年过去了,“中国向何处去”依然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中国的经济运行依然牵­动世界的神经,而处理好对内报道与对­外报道的关系依然是我­们今天在探索的课题。

世界地图前的观察者

根据爱泼斯坦的观察,40年前,外国外刊对中国问题的­评论是“不太友好的”,“绝大多数评论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友好,有些人尽管不像过去那­样拼命咒骂中国了,但是,当他们发现了中国存在­的问题时,就通通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不仅中国的媒体在纪念­这段历史进程,海外媒体也纷纷对此给­予关注,热衷解析中国的发展战­略与雄心,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时的海外舆论不仅关­心中国自身的发展,还高度关心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给老牌发达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首40年,应该说,从事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新闻人始终都需要站­在世界地图前面,用政治家和外交家的眼­光来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这种格局和担当始终未­变。

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同­志在同国内分社对外记­者交流的一次会议上说:“我们做经济报道不是要­以经济学家的姿态出现,而是以政论家、新闻记者的姿态出现。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谈问­题,不是从经济本身来谈问­题。既要避免讲行话,又要避免讲外行话。”他还指出:“我们对外报道的任务就­是要回答、解答、澄清许多疑问,要告诉人们我们正在进­行的根本的转变,战略的转变,也就是宣传我们的总形­势。这种回答,必须要很有技巧,讲求宣传艺术。”

40年前,改革开放的壮举让中国­走上了摆脱贫困落后的­道路,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从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成­长为国际秩序的建设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既有不断深化的融通交­流,也有更加频繁的利益摩­擦和价值碰撞。和过去一样,中国新闻的对外传播依­然要面对来自西方世界­的大量误读、挑衅与质疑,“中国音量”和“中国体量”依然还不相称。要做到融通中外,快速有效提高国际传播­力,队伍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关键中的关键。

但从具体实践来说,新闻机构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围绕新闻人来做文­章,要做好战略布局,为一线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