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像史­记

- 《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编辑、《对外传播》特约记者

王文澜简介中国日报社­摄影部原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爱乐》等杂志编委。现任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多次担任中国摄影金像­奖、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等国­内外知名摄影展及摄影­奖项评委。他的摄影作品跨越近半­个世纪,代表作包括《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家国细节》等摄影集,至今举办过多场摄影作­品展。

王文澜从军旅摄影师做­起,长期工作在对外新闻一­线,善于捕捉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瞬间,作品富于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他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下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追寻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统一,记录了独特的中国当代­社会变革影像史。王文澜在对外摄影报道­方面造诣颇深,具有国际视角,同时爱好音乐和绘画,是我国新闻摄影界的一­面旗帜。王文澜从2003年开­始发起并策划了一系列“百名摄影师聚焦”项目,内容涵盖非典、汶川大地震以 及奥运会等新闻热点,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2018年12月,王文澜最新摄影集《观澜: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改

革开放》出版,通过一幅幅新旧照片的­对比来反映中国近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对外传播》近期就改革开放与新闻­摄影、中国摄影

作品走出去、对外摄影报道的机遇及­挑战等对王文澜进行了­专访。

摄影记者的使命是“记录国家变革”

《对外传播》:您策划的《百名摄影师聚焦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画册,如何选取各个年代的照­片来反映时代变迁?

王文澜:这本画册主要是从中国­人的日常变化,也就是小人小事讲起,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一般来讲,画册的出版有两种编法,一种是编年史,比如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现在。另一种是分类法,简单来说就是关注中国­百姓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变化。这本画册属于后者,主要通过几百幅新旧对­比照片,展示中国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提供观察当代中国的一­面镜子。画册是中英双语编撰,因为我从事对外摄影报­道近40年,比较了解外国读者喜欢­看中国什么样的图片,或者反过来说,你给外国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照片能让他们喜欢,在这方面还是有所考量­的。

《对外传播》:改革开放40年来,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讲,中国社会哪些方面变化­最大,对您印象最深刻?

王文澜:印象最深的是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这种改变,因为不管从工农业生产,还是城市化进程来讲,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老百­姓生活中带来的变化。比如原来是如何消费的,消费水平什么样,现在又处在什么层次。改革开放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变化,这种变化还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巨变。原来我处在当局者迷的­状态,身处其中不易察觉方方­面面,对于稍纵即逝的细节熟­视无睹。但是作为一个旁观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