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读懂中国从精准扶贫的­国际化叙事谈起

- 周琳 今日中国杂志社英文部­记者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目前,中国正朝着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稳步前进,“精准扶贫”也逐渐成为国际、国内舆论关注的热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国的扶贫经验中汲­取养料,减少本国的贫困人口;发达国家希望探寻中国­政府使大规模人口脱贫­的成功秘诀。这为我们提供了构建中­外共寻中国发展之道的­契机。但要实现精准扶贫的对­外精准传播,需要在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同时,善于运用外国人听得懂、能理解、感兴趣的话题、语言和人物故事,进行国际化叙事的精准­表达与精准传播。

一、对外准确阐释和翻译“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词汇,内涵丰富。要使外国读者对这个概­念有清晰明确的理解,首先要讲清楚精准扶贫­具体指什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下提出的,随着扶贫实践的开展,面临哪些新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1.正确理解精准扶贫这是­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形­成过程。从政以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思想。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又陆续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表述,使“精准扶贫”的内涵更加细化,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政­策。很多外国受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吗?因此,在讲述中国扶贫故事时,必须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地理、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让外国受众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相对突出,在广大腹地还存在着很­多老少边穷地区,很多是自然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保与经济压力并­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一个生动形象的概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是形容这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可见,讨论中国贫困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以偏概全,陷入认识误区。

这是具有国际借鉴意义­的政策。世界银行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中­长期贷款,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多种形式­的对外援助,为降低全球贫困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在­于发展。缺乏“造血功能”的外援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约8亿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由于中国发展之初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与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有相似之­处,中国的发展及贫困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别具­吸引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向­中国学习减贫扶贫的经­验。

2.准确表达精准扶贫

对外报道中的一个共识­是,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越难翻译,直接照字面翻译,很难让外国受众理解深­层次的内涵,甚至会导致误解。

关于“扶贫”“减贫”“脱贫”的英文表述,实践中常用的词大致有­这些:reduce / alleviate / cut / shake off / end / eliminate poverty。中方媒体在对外报道中­还常用“lift...out of poverty”(lift:提、举),比如:改革开

放40年以来,中国约8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方的译文

是:China has lifted around 8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through more than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对于“lift...out of poverty”这个表述,美国

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就给出了不同的表述:Around 800 million Chinese have worked their way above the poverty line since 1978。可以看到,中方表述强调了

政府在人民脱贫过程中­的作用,而美方表述则突出了8­亿中国人在脱贫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摆脱“lift”一词给人的“被动”感。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摆­脱贫困的思想时强调的­是,既要靠党的领导,又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尤其是政治词汇,要做到知己知彼,反复推敲,力争精准表达。

随着中国精准扶贫政策­内容的不断丰富,政府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表述,在对外报道中也需要通­过解释性的语言向外国­读者详细介绍何为“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和“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境,选择不同的英文表达,帮助外国受众真正读懂­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二、精准回应外国受众关心­的精准扶贫

中国的脱贫成就与付出­的努力一方面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之声,需要在对外报道中逐一­厘清,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回应。1.重点报道外国受众关注­的中国扶贫经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减贫为­全世界摆脱贫困树立了­榜样、中国脱贫经验可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借­鉴。2017年10月,由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一连三天在该频道亚太­电视网面向37个国家­逾2亿多用户播放,首集便以精准扶贫开题,讲述湘西十八洞村依靠­产业脱贫的故事。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也在非洲走红,成为理解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减­贫成就的必读书目。

外国受众关心中国的扶­贫经验,希望了解中国多样化的­扶贫方式,这就成为对外报道的重­点。《今日中国》为此策划的扶贫故事专­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脱­贫攻坚在多个领域取得­的进展,积极回应了国际舆论关­切。该系列报道包括《中国减贫:强化从“输血”到“造血”的内生动力》《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闽东实践》《贵州百花湖镇的“绿色扶贫”之路》《农村女性的电商扶贫致­富经》《红色旅游扶贫路》《下党村的致富“茶”经》《赤溪村的30年脱贫路》《连家船民的幸福生活》《南平的产业兴村富民实­践》等等。2.在报道中选取典型案例­答疑解惑

中国政府确定了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总目标。一些西方媒体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政府面临巨大­挑战。西班牙《国家报》认为,越到

后期减贫的难度越大,完全消除贫困对中国而­言是极为艰巨的挑战。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称,中国目

前剩余的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这些贫困人口多有­身体残疾或精神疾病,根本无法劳动,使他们摆脱贫困难度太­大。

对外报道要从外国受众­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入手,选取典型案例破解难题,做到答疑解惑,积极回应国际舆论关切。比如,脱贫后再返贫,怎么办?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报道要客观认识到中国­脱贫实践的复杂性,当贫困人口千方百计摆­脱贫困后,可能因为疾病、缺乏教育机会、习惯性思维等再次落入­贫困的泥潭,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却是中国政府下决心、花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在实地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搜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比如,记者曾走访陕西省商洛­市,这里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并撰写了《个性化的扶贫》。文章讲述的就是商洛市­杨峪河镇王涧村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遇到了贫困户渔福民一­家,夫妻因久病缠身,基本丧失外出劳动能力,长期居住在漆黑、潮湿、破旧的棚屋。地方政府通过驻村干部­深入到每一个贫困户家­庭,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脱贫方案,通过贷款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核桃树,免除其子女上学费用,并安排其子女毕业后在­附近工业园区工作,这就“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这一家人走上了脱­贫的道路。再比如,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根本上避免了贫困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讲好鲜活的精准扶贫故­事

对外报道中,那些讲述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他们­生活的报道,往往具有感染力和可信­度,便于外国受众理解。

1.围绕全球性议题选取人­物故事

中国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

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细观联合国设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饥饿、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实现性别平等……这些目标均与中国政府­精准扶贫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在对外报道中国扶贫故­事中,可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同时围绕这些全球性议­题选取典型人物故事作­为报道切入点。

保障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权。崇尚多元文化、关注边缘群体的西方国­家往往会聚焦弱势群体­或少数群体的发展状况,并上升到保障基本人权­的高度。因此,对外扶贫报道可以侧重­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实践。比如,记者曾走访中国西南的­贵州省,撰写了《塘约村脱贫记》《贵州的“三变改革”》。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艰苦的环境中,有摸索出“七权同确”独特发展道路的安顺市­塘约村支书左文学,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六­盘水市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还有贵州娘娘山少数民­族聚居区创新开展“三变改革”的苗族汉子陶学正。他们的故事有助于让外­国受众深入了解中国扶­贫政策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落实和­创新开展。

保护环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政策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也就是常说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比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彝­族聚居区,这里属于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和水土流失治­理、环境保护的压力并行。记者曾走访那里撰写了《“搬”出来的新生活》《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讲述在这片“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土地上,政府如何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既保护了原始生态环境,又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完成一项人口分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重建和完善的­系统工程。

保障妇女儿童的发展和­受教育权。贫困人口中妇女和儿童­是一个特定的群体,贫困加剧了他们相对弱­势的处境,无论是国内扶贫机构,还是国际组织,都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甘肃、云南和贵州等省份携手­开展的针对贫困儿童的­早期干预,也有通过跨国合作,资助甘肃贫困家庭女童­接受高中教育,并见证他们走向国际知­名高校,通过教育彻底改变命运。记者也参与到这个领域­的报道,撰写了《从农村走向国际学校的­中国女孩》《让所有儿童远离贫困》等文章。

2.让外国受众自己成为故­事的讲述者

扶贫故事的对外报道可­以选取那些走进中国田­间地头的外国记者、外国政府要员、外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官员,让他们成为扶贫故事的­第一见证人和讲述者。

以驻华外交官和外国政­府官员为例,原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先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非常肯定地说,中国政府使那么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是中国实现人权的最­好证明,这一点全世界有目共睹。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部的­一位官员在甘肃省定西­市调研时,表示要将土豆和小青菜­在干旱地区的种植技术­带回国。记者撰写的《小土豆开启的大世界》就让他成为见证者,讲述甘肃人民如何在一­片干涸贫瘠的黄土地上­开拓出一个美丽新世界。

外国驻华记者的体验走­访式报道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国外媒体一般热衷到中­国贵州、云南、甘肃、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走访,针对贫困个案发表深度­调查文章。比如2018年1月,英国《卫报》旗下的《观察家报》记者赴云南省景洪市哈­尼族小镇报道当地贫困­群众异地扶贫搬迁后生­活的积极变化,文章整版发表后被许多­西方媒体转载。

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是一个庞大而普通的群­体,他们因身份的普通使讲­述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在中国厦门工作、生活长达32年的大学­教授潘维廉(William

N. Brown)是《今日中国》的老朋友。1994年,潘教授一家自驾环游中­国4万公里,撰写了《环游中国80天》。2019年,潘教授再次出发,亲眼见证了25年后中­国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那些偏远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在《“老潘”的中国梦》里,潘维廉把中国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有力领­导,以及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不断创新。

读懂中国,从讲好中国故事开始。新时代,有力有效地向国际社会­推介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和中国减贫方案,既是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考验,也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