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悬崖村”的舆论交锋

编者按:本文就中国易地扶贫搬­迁话题,选取中外相关报道,对比分析舆论交锋下如­何更好地回应外部质疑,引导国际舆论。 ——浅谈中国易地搬迁脱贫­攻坚对外报道

- 吕秋平 新华社对外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曾庄严承­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0年,中国能否如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四年前,几张小学生排队爬藤梯­下山去上学的图片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备受瞩目。今年5月,阿土列尔村因8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易地搬­迁再次吸引外界目光。作为脱贫攻坚最受争议­的举措,易地搬迁也成为外媒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比笔者撰写­的新华社英文报道《易地搬迁村民将贫困留­在“悬崖村”》(以下简称“新华社稿”)和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将800米悬崖上­的村民易地安置以消除­贫困》(以下简称“BBC稿”),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写易地扶贫搬迁对外报­道,在与外媒的舆论交锋中­回应质疑,引导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未摘帽的贫困县也从8­32个减至52个。位于大凉山的昭觉县,是四川省尚未摘掉“贫困帽”的七个县之一,也是四川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最大的县。而“悬崖村”贫困户的安置问题,无疑是易地搬迁报道的­一

个很好的样本。

以往与外媒的舆论交锋,往往是外媒的负面报道­在先,我们在其不实报道的基­础上见招拆招,逐条批驳,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里,效果有限。而对于中国脱贫攻坚报­道,通过提前研判,我们可以大致得知外媒­质疑我们的几个方面,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播­发报道,变被动为主动,

有效引导舆论。

纵观外媒针对中国扶贫­易地搬迁的报道,质疑多体现在人权问题、经济负担、居民生计,以及能否如期完成脱贫­目标等方面。

交锋一:搬迁是否出于自愿?

所谓人权问题,主要体现在搬迁是否出­于自愿。曾经有个别失实的外媒­报道说,中国政府为了取得政绩­或方便管理,强制农民从地广人稀的­农村搬到城镇,这纯属是对易地安置政­策的歪曲解读,试图抹黑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绩。英国《卫报》的“悬崖村”搬迁报道援引所谓人权­观察人士说“不清楚搬迁是否出于自­愿”,还称中国政府曾经常强­拆,尤其是强制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搬离他们的土地。BBC稿相对客观地引­述了专家的话,指出在易地安置项目中,村民有权选择不搬。但是考虑到有政府补贴­的低廉房价以及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大多数贫困户会选择搬­迁。

新华社稿则采取“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方式,以51岁的贫困村民某­色达体的故事为切口,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反­映采访对象居住环境的­恶劣,还通过追溯历史,指出曾经保护村民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已经开始阻碍村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更为客观真实地表达了­村民自愿搬迁的渴望。

从全国层面来看,易地安置的对象几乎都­居住在环境恶劣、不适宜人居的地区,所以西方读者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居住环境这么差,当初为什么在那里定居?为了回答读者的疑问,追溯历史便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报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新华社播发的多篇易地­扶贫搬迁报道中详细解­释,村民们的祖先选择住在­条件恶劣的地

方,或是为了远离战火,或是为了躲避“湖广填四川”政策(笔者注:明末清初,四川因为战乱等原因人­口骤减,于是清政府将湖广地区­的大量人口强制迁至四­川从事农耕活动,史称“湖广填四川”),或是为了靠山吃山搬到­深山,但随后因过度破坏环境­而导致地质灾害频发。通过古今对比说明易地­搬迁的必要性,既反映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党和国家“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和决心。

此外,新华社稿并没有一味强­调采访对象如何憧憬新­房子、新生活,很多描写,诸如离家时的回望、挂在老房子墙上的全家­福和奖状等,都体现了采访对象对旧­居的不舍,使感情表达更为真实,更具可信度。稿件还详细列举了安置­小区的配套措施,比如学校、超市、篮球场等,更好地解释了村民选择­搬家是为了改善生活,绝非强制而为。

交锋二:搬迁是否加重了经济负­担?

关于经济负担和居民生­计问题,BBC稿则是一篇体现­质疑的典型报道。稿件指出,即便是有政府补贴,需要自费承担的房款部­分哪怕只有1万元,对于阿土列尔村的贫困­户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他们会背上沉重的房贷,陷入更大的贫困。

因为已经预见到外媒的­上述质疑,新华社稿专门列举了事­实和数据进行回应。稿件指出,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给阿土列尔村­安装了钢梯、用无人机递送包裹,村庄还覆盖了手机信号­甚至是5G信号。基础设施的改善吸引了­游客的到访,也带来了旅游收入。仅去年村民收入就将近­百万元,其中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远远超过脱贫标准。新华社稿还指出,在政府补贴的前提下,某色达体的三居室只花­了1万元,而且政府还提供了大部­分家具。这很好地证明,村民的现有收入完全可­以负担易地安置小区的­房款,不存在所谓的“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情况。而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数十家外媒转载­新华社关于“悬崖村”搬迁的报道时,也引用了这组数据,较好地引领了舆论。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华社关于脱贫攻坚­的对外报道中,数据看似枯燥,却是稿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数据能客观反映村­民收入的变化,通过事实说明政府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效,也为外媒报道相关话题­提供了参考。

此外,针对多家外媒质疑的村­民搬家后失去土地可能­因失业陷入更大的困境,新华社稿特意提及安置­小区旁边将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使安置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文章也介绍了采访对象­某色达体打算回“悬崖村”搞民宿的计划,交代了他未来的生计问­题。

交锋三:中国脱贫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关于中国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问题,BBC稿也表示了质疑。文章援引专家的话称,按时完成脱贫计划本来­就很难,而新冠肺炎疫情则使计­划的实现难上加难。

为此,新华社稿引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字,介绍中国“十三五”以来易地安置了930­万贫困人口,其中920万搬迁后实­现脱贫,已经基本完成了易地搬­迁1000万

贫困人口的目标。这组数字后来也被CN­N在内的多家外媒采用。

新华社近期也播发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对外稿件,如《脱贫防疫两不误——中国扶贫车间有序复工》《黄花菜、面包虫、黑木耳——中国力推产业扶贫确保­贫困农民走上致富路》《易地搬迁——中国反贫困的特别招数》《大凉山走出来的“外卖小哥”》等,从产业扶贫、易地搬

迁、就业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了中国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同时,也一直没有放慢脱贫攻­坚的脚步。今年以来,安徽、山东等省份相继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更是以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接近­如期脱贫的目标。

此外,BBC稿还对“悬崖村”未来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质疑,指出虽然开发旅游会给­当地带来不少就业机会,但过度开发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针对这一点,笔者并没有充分的预见。新华社稿只提及开发旅­游将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对可能造成的过度开发­方面的质疑缺乏有针对­性地回应。这说明,我们跟外媒的舆论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里强调的那样,“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对于易地安置的脱贫人­口来讲,完成从农民向工人、从村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变,还有很多故事要讲。我们要继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靠好的作风文风,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将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的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