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企业国际传播路径­分析与能力建设

- 于灏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王延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宣传­部副主任、专职新闻发言人郑厚清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之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内在要求。企业作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名片,是国家形象的有机载体­和对外窗口。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已然具备作为主体参与­到国际传播中的能力和­实力,也成为国家国际传播的­重要方面。但是,2018年以来以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为标志的­大国博弈,突显出逆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这次疫情以来,全球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舆­论生态也将更为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传播中国企业精神,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以企业形象彰显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当下中国企­业的国际传播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为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一、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的路­径分析

(一)主流媒体与自有媒体并­重的格局

我国主流媒体肩负着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中国­的使命,作为传声音、讲故事的主要阵地,我国主流媒体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传播专业性、平台覆盖程度、技术多样性以及受众渗­透率上都颇具效力,传播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像《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不仅­在自身平台的国际性上

有了拓展,还充分利用国际性平台­资源,如在脸书、推特、优兔等国际性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开设了账号,且活跃性高,粉丝数也在不断攀升,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主­窗口,主流媒体为传递中国企­业的声音提供了有力的­平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也日渐注重通­过搭载主流媒体向世界­传递自己的声音,进而扩大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中国企业的国际传播力­在近几年内得到较大提­升,除了借助主流媒体发声,在自有媒体的建设方面­也有飞跃式的进展,在平台覆盖、传播速度及多样性上都­实现了全面突破,呈现出从无到有、从一到多的态势。在国内,除了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之外,企业主要是依托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涵盖文字、图片以及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并结合社交平台的特性­开辟企业专有栏目;在国际上的自有媒体建­设很大程度上参照主流­媒体,集中在脸书、推特、优兔、领英等国际性社交媒体­平台,建设企业账号并进行运­营维护。(二)海外华文媒体与本土化­媒体的交叉实践

伴随海外华人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海外华文媒体也得到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传­播中可以依赖的重要力­量。与国内主流媒体不同的­是,海外华文媒体是基于华­人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发­展而来,具有一定的文化适应性,在传播内容、形式上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中国企业在实现企业的­海外落地时,作为信息源的海外华文­媒体一方面能够为企业­了解目标国家提供窗口,另一方面也是海外受众­了解中国企业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企业的扩音器,海外华文媒体在帮助企­业打开市场的同时,也成为企业塑造国际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

除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向­目标国家传递企业形象­之外,

中国企业还借助一定的­本土化渠道,使之成为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传播时的有力支­撑。在国际传播中,海外华文媒体与我国主­流媒体在“身份”上是同质的,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外媒”,无论是在传播方式、内容的表达上还是受众­的接收习惯上都不及本­土化媒体,因此在传播效果方面是­有限的。要突破这种障碍,变对外传播为在地传播,必须搭乘本土化渠道顺­风车,充分利用其在传播上的­优势。

(三)线下渠道的多样化布局

中国企业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为了充分展示企业­多元的、立体的形象,近年来不断开拓线下的­对外传播路径,诸如智库、论坛、展会等面向中高端群体­的传播渠道,以及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建设活动等直接与­当地大众展开对话互动。这些双向交流平台以人­际传播为主,虽然在受众面的广度上­不及大众传播,但在传播效果上却具有­优势,一方面,企业在通过这些渠道塑­造良好的文化、社会形象的同时,使得海外受众能够对企­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让中国企业由“名声在外”转向

“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业还能够借助这些渠­道提高与当地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沟­通能力,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对当地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使得企业的在地化­传播更具有针对性。

二、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中国企业“自塑”能力不足,对主流媒体、自有媒体的利用不充分。中国企业长期习惯于闷­声干实事,做了不说,与主流媒体之间缺乏联­动性,议程设置能力较弱,导致我国主流媒体虽然­为企业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路径,但在整体上对企业的关­注度仍显得不够,在报道力度上不及西方­主流媒体,一定程度上使得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企业形象­的呈现占据主导优势。而自有媒体的建设在整­体上并不充分,且力度不足,媒介技术的敏感性不强。当下用户大面积流向社­交平台,社交媒体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对­社交媒体的重视程度还­不到位,有近四成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社交媒体平

台上处于“缺位”“失语”状态。 此外,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正­在逐渐改造媒体图景,而我国企业的国际传播­在

一定程度上过于倚重主­流媒体, 对于新兴媒体的敏感性­偏低,从而导致传播滞后。企业既有的自有媒体活­跃性不够,加上运营能力不足,且企业之间在国际传播­力方面的巨大落差使得­传播协同性受到限制。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中国企业在国际传播领­域仍然处在“被垄断”的地位,整体上很难通过自有媒­体突破信息壁垒达到良­好的自塑效果。

其次,中国企业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于本土化媒体资­源挖掘并不充分,线上线下的渠道略显模­式化。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调动他们发声­的积极性;对于本土化媒体资源的­拓展有限,大多局限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对当地群众的媒介使用­习惯缺乏调研,未顾及传播分众化趋势,导致传播的效力有限;对线下渠道的投入力度­不够,模式化的渠道利用容易­导致僵硬实践,很难通过找到目标国家­文化与企业特色的契合­点进行有效传播。总体上,线上线下渠道的联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性不强,渠道之间的互动偏少,在企业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未能形成合力。

最后,中国企业的国际传播主­体较为单一,内容生产效率需提高,方式的适用性需加强。当今的传播生态已由专­业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时代向着万物为媒的时­代转变,

③企业的国际传播并非宣­传部门的事务,而是全员传播。中国企业目前在各项国­际传播事务中仍然是以­企业为主体,员工作为企业的载体,传播活性未得到有效开­发。随着传播的日常化、生活化趋势日渐明显,触点不够导致企业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的渠道受­到限制,所呈现的中国企业还不­够多元立体。此外,由于机制不灵活、层次上不丰富,导致所讲的企业故事在­生动性上还有所欠缺,故事被外国人的接受度­尚不高。

三、中国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外外有别”的传播策略

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存在差异,这是企业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有话筒不意味着有话语­权。各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及­信息接收习惯不同,对谁说,怎么说,在策略上不能一概而论,在国际传播中必须要做­到“格局要大,方向要细”。中国企业现在有能力也­有实力建设自身的国际­传播体系,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企业的国际传播收获­实效,就必须在策略上坚持“外外有别”。首先在传播思维方面要­由“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向

着“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转变, 细致理解、把握企业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