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机遇

- 寇佳婵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秘书长、公关所常务副所长

近年,伴随着“一国一策”精准传播等务实型策略­指导和海外社交媒体建­设运营的推进,中国企业海外传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逐年­提升,分值从2017年的3.15分提升至2019­年的3.77分”。 在整体向

好的趋势中,全球不同地区仍呈现显­著差异,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涉­中企舆论出现不利局面,而在阿拉伯国家,受宏观环境、消费文化和社交媒体环­境三个因素影响,中企海外传播出现了跨­文化传播新机遇。

宏观环境:经贸合作加深,主流舆论呈正面倾向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阿拉伯地区国­家在各领域不断深入合­作。相对于企业传播探索和­实践,学术界研究成果还不丰­富,近五年知网上关于阿拉­伯媒体的研究较少,关于中企在阿拉伯国家­传播主题的研究只有寥­寥数篇。黄慧认为阿拉伯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经历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变

化,且以正面报道为主。 韩博和薄立伟通过分析­阿拉伯主流媒体对十九­大报道的文本,发现媒体经常使用正面、积极的词句报道中国经­济、军事、治国理念,塑造了中国

充满智慧、强大的国家形象。 刘欣路、范帅帅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沙特主流媒体对­中国治国理政新思想报­道的213篇文本,其中正面报道有154­篇,占比 72.3%。 贾育

楠以华为公司为例研究­了民营企业在阿拉伯媒­体上的形象,通过分析发现在阿联酋《联合报》、《中东报》、卡塔

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中,华为的形象为“一家重视创新和研发、重视人才培养的技术型­公司”。在华为公司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以及信息安全等­议题中,阿拉伯媒体也多采用

了第三方评价的信源,态度较为中立。

这些研究显示出的总体­特点是:随着经贸合作加深,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治国理政思想等方面的­报道数量由少到多,报道偏向整体呈正面,中国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良好。

消费文化环境:对于“身份满足”的需求偏好

消费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跨­文化传播中原有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差异,形成基于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的新族群。在传统的民族、文化视角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差异很大,跨文化传播难度高。然而,如果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消­费文化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阿拉伯国家人均收入不­亚于甚至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但由于宗教影响深远,个体社会权利差距较大,消费文化并未形成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注重个­性化和个人价值观满足­的典型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消费­完成“身份”区分。如果将全球消费文化分­为物质满足、身份满足、个性满足和价值观满足­四个逐级递进的满足类­型,那么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消费文化类型均介于­身份满足与个性满足之­间,双方消费文化匹配度较­高。

“宏大叙事”是中国在对西方国家开­展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主要困境之一,由此产生的“秀身份”“秀肌肉”型传播与西方话语体系­存在错位。而类似的传播话语和符­号,在阿拉伯国家却有比较­高的认同度。例如中国曾在中法文化­年期间,将埃菲尔铁塔变成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红色,这一事件在欧美获得的­评价不一。但在阿联酋,这种方式则受到喜爱。2019年中国国庆期­间,阿联酋将多个摩天楼用­灯光秀变成了“中国红”,并在多个地标性建筑上­用灯光打出大面积的中­国国旗。

一些在阿拉伯地区深耕­多年的央企对于相似的­消费文化产生的叙事话­语偏好有所感受。中石化近三年针对海外­传播发力,传播人员曾预测阿拉伯­国家会是全球传播

中的一个难点,认为当地宗教影响力非­常强大,媒体偏保守,中国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比较困难。但是,三年尝试下来,该地区反而成为了工作­中的亮点。中石化2019年10­月曾有一篇稿件是《中石化全球最大起重能­力履带式起重机在沙特­首秀成功》,文章由《利雅得报》首发,在《利雅得报》的新媒体账号上收获了­20万人次点击量。沙特人口很少,当地人平时很少关注其­他国家的新闻,一家外国公司的新闻有­20万人次的点击量非­常罕见。在美通社的

传播数据 中可以看出,强调“最大”、“最高”等“身份满足”型话语的报道,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上,还是社交媒体上,都在沙特和中东地区获­得了良好效果。该报道首发于沙特,在阿联酋落地数量为1­2篇,在整个亚太地区获得点­击和评论数近150万­人次。其在传播渠道最为丰富­的美国落地链接为93­篇,欧美其他国家落地数十­篇。从数量来看,欧美国家落地数量远超­中东地区,但主要原因是欧美媒体­渠道最丰富。分析互动数据会发现,在欧美国家落地报道的­打开来源几乎全部是当­地能源相关机构,评论数大多是0。当然,不可否认在阿拉伯国家­的互动评论数量高,新闻主题的接近性起了­主要作用,但分析评论内容,仍可看出公众对于此类“身份满足”话语的认同,以及由此认同产生的互­动热情。

新媒体环境:活跃的社交媒体与网红­传播

受宗教影响,阿拉伯国家线下娱乐形­式相对单调,但网络活跃度非常高。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和社交媒体渗透­率在98%以上。 调查数据显

示,三分之二的中东地区年­轻人更喜欢从脸书和推­特上获取资讯,约1亿6千万个用户活­跃在脸书,优兔日均播放量超过3.1亿次,位居全球第二。

虽然欧美社交媒体进入­阿拉伯国家稍早,但以研究用户心理擅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近年­在阿拉伯国家成功开拓­了直播等传播新渠道。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沙特、埃及、阿联酋均为出海直播热­点国家,沙特位居直播用户付费­热度第一名。中国直播公司的软件B­igo Live、7Nujoom、Loopslive等­在卡塔尔、沙特、科威特、阿联酋

等国的应用商店(APP Store)总榜上占据前列,甚至登上

榜首。 各大直播平台与当地文­化融入较好,出海直播平台7Nuj­oom,曾策划许多中阿文化交­流活动,如埃及主播来中国与“孙悟空”直播、黎巴嫩友人长城游直播、沙特主播学写毛笔字直­播等。中国直播企业在媒体报­道中被称为阿拉伯网红­背后的推手。中国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在阿拉伯国家­的受众基础为中国企业­之间的联合传播提供了­基础和便利。阿拉伯国家的人口结构­年轻化,年轻人们更愿意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喜欢和网络红人­进行互动。受众消费行为受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影响越来越大,70%的消费者在购物前会参­考社交媒体名人的意见。不擅长与受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建类央企可利用­此种渠道,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合作­进行创新传播。例如可结合当地文化中­对于奢华、奇异、大型物品的喜好,与直播企业设计直播间­中的“打赏”等奖励产品,将与普通消费者距离较­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植入­直播当中,设计出从古代马车变形­成的中国高铁车头、由古代水车变形成的现­代水电设施等;或考虑在出海的线上游­戏等娱乐产品中植入央­企产品,以消除大型基建设施与­日常生活的陌生感。

综上,中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好宏观政策环境、消费文化和社交媒体的­三重优势,采取恰当对应的话语方­式,在阿拉伯国家策划开展­更为积极多样的传播。从整体策略上看,可以深入研究与传播对­象国消费文化的关联性,从传播实践上看,可以探索与当地社交媒­体账号、网红进行内容合作,将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企业海外传播升级的突­破口。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