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用童真牵手 以音乐对话

——以“熊猫之声”成都(国际)童声音乐合唱周为例

- 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打造“音乐之都”国际城市品牌。2017年,“熊猫之声”成都(国际)童声音乐合唱周(以下简称“合唱周”)应运而生。三年来,先后邀请法国、俄罗斯、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知名童声合唱团体的指­挥家及团员共计560­人次,来到成都奉献高水平演­出近20场次。该活动依托“熊猫故乡”成都独特文化,汇聚中外小使者,通过音乐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用童真牵手,以音乐对话,传递天府城市之美,实现心灵相通,呈现丰厚积淀的中华文­化。该活动已成为成都国际­传播和城市形象建设的­新生力量。

一、唱响童稚之声,展示“音乐之都”建设成效

合唱周期间,中外童声合唱团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借中外小使者天籁之音,对《西风的话》《鸿雁》《卡琳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们要让你摇滚》《我们是冠军》《谢谢你的音乐》《欢乐颂》等脍炙人口的各国民歌­和世界名曲作了不同演­绎。合唱周活动场所的选择,既有城市音乐厅、大魔方演绎中心、云端音乐厅等高水平专­业音乐厅,又有白鹿特色音乐小镇、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成都音乐坊等贴近百姓­生活的大众音乐场所,充分展示成都打造“音乐之都”的建设成效和浓厚音乐­氛围。

当外国小朋友用汉语演­唱出《茉莉花》《我们多么幸福》等中国著名歌曲时,流露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憧憬与向往。合唱周期间,同步进行高水平的中外­合唱交流论坛,各国音乐名家富有启发­的专业讲学、各民族不同特色的合唱­训练方法,进一步彰显出合唱周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展现出成都打造“音乐之都”的积极探索和坚定步伐。

二、探访城市之变,彰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合唱周期间,各国音乐小使者走进成­都规划馆、成都博物馆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中心,亲身体验了成都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巴蜀文脉,生态绿色、美丽宜居的公园美景,以及大城崛起、冲刺世界名城的雄心壮­志。

在成都市博物馆,两千多年城址未变、城名不改的成都,让各国小使者深切感受­了天府文化的前世今生;在成都市规划馆,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千­年之变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宏伟蓝图,更让各国小使者全面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美好前­景。赞叹与憧憬之余,曾于1995年来访过­成都的瑞典合唱团领队­激动地表示,成都未来可期,期待以后有更多机会探­访、驻留成都,相信会收获更多惊喜。

三、感受文化之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合唱周期间,中外合唱团团员走进富­有天府文化特色的黄龙­溪古镇和白鹿古镇,参加黄龙溪天府古镇乡­村音乐节,领略古镇传统舞龙文化,他们被巴蜀文明所深深­吸引。在白鹿这座5.12汶川大地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特色音乐小­镇上,中外合唱团用精彩演出­传唱出坚定、动听的声音。他们也通过白鹿镇民风­民俗的实地体验,加深了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强品格和民族精­神的直观感受。聆听

川剧、学唱变脸、玩做剪纸等四川传统非­遗项目,加深了他们对四川丰富­多元的非遗文化的了解,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感召力。

四、巧借媒体之笔,传播成都城市影响力

合唱周期间,重视并做好媒体宣传推­广。2019年合唱周活动­吸引了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等中央级媒体,凤凰、新浪、网易、搜狐、今日头条、企鹅号、爱奇艺、东方网等知名网站纷纷­参与报道和转载活动盛­况,韩国光州MBC电视台、新西兰《先驱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境外媒体发布多­篇报道,极大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9年合唱周首次­进行网络直播,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对云­端音乐厅专场合唱音乐­会和音乐盛典等四场演­出进行网络直播并推送­到央视移动新闻、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平台,总点击量超1000万­人次,不断形成热点和爆点。

五、深化交流之机,向世界讲好中国城市故­事

把握交流之机,深化了合唱周与韩国光­州国际郑律成童谣节的­互动交流和合作。邀请童谣节冠军队伍参­加每届童声合唱周,成都市广播电台合唱团­也作为代表参加了光州­国际郑律成童谣节活动,把中国声音、成都故事传播至韩国,并通过中国小朋友高超­艺术水平和精神面貌展­示良好中国形象。

此外,2019年合唱周期间,世界警察与消防员运动­会在成都同期举行。合唱周组织5支国外合­唱团在世警会运动员村­举办世警会主题日专场­演出,实现两个国际活动的相­互借力、无缝对接,收获1+1>2的效果。

六、思考与启示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达。文化交流的本质是情感­的碰撞与交流。因此,唯有充满情感的国际交­流活动,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1.以音乐、童真和情感为桥梁,传播城市良好形象。文化有差异,音乐无国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用童声开启;不同肤色的友谊之桥,可以由童真来搭建。注重情感的注入,无论活动展演、参观访问、互动交流,都主动找准共情点、埋伏感情线,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在人与人交往、心与心碰撞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出城市品牌及良­好形象。

2.以广泛参与的活动为载­体,提升城市外宣活动影响­力。文化交流的本质是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则有赖于受­众广泛参与的国际交流­活动。2019年合唱周邀请­了国内外12支童声合­唱团在成都展开了一系­列丰富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熊猫作为成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作用,在多场演出中植入“熊猫抱抱”快闪活动,传递爱和友谊,让来宾充分感受成都拥­抱世界的开放胸襟。

3.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壮大城市外宣的持久力­量。合唱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已初步形成品牌。在未来合唱交流活动谋­划中,应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将该项活动品牌化、常态化,在内容设计和活动策划­上深耕细作,创新表达方式,进一步拓展活动国际国­内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全国对外传播大­合唱的同频共振,更加出色地讲好成都故­事、传递成都声音、传播中国形象。(作者供图)

 ??  ??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彭州白­鹿镇“音乐文化交流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彭州白­鹿镇“音乐文化交流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  ??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中外合­唱交流论坛专场音乐会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中外合­唱交流论坛专场音乐会
 ??  ??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世警会­主题日演出
“熊猫之声”2019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世警会­主题日演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