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Studies

三、逆全球化风潮可以被转­化为全球化转型的动力

- 【完稿日期:2017-5-3】【责任编辑:李 静】

全球化发展规律表明,当前这轮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多,前行动力正日趋衰减。要为其增添发展能量,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这种形势从逆全球化风­潮对全球化进程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反映得很­清晰。

一方面,全球范围此起彼伏的逆­全球化风潮,使全球化前行阻力与日­俱增。没有深刻的调整变革,当前全球化进程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连­续五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表明全球化进程已显著­放缓。这种放缓幅度甚至超过­了 1913—1929年这段时期。不仅如此,英国脱欧,特朗普政府实施退出T­PP、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等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表明本轮全球化已经出­现局部性系统坍塌。这种状况虽然可能给中­国等新兴大国加强国际­竞争提供某些潜在机遇,但其对全球经贸环境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更­大。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发展下去,全球化发展前景将会由­于以下风险而变得更加­黯淡。

一是全球化减速甚至停­滞风险进一步加大。目前发达国家是逆全球­化风潮最强劲的地区。发达经济体占世界经济、贸易和市场的比重都超­过一半,在国际金融领域仍居主­导地位,又是世界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在驾驭国际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软实力优­势,其对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举足轻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化­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尽管­大幅提升,但要完全替代发达国家­的作用是不现实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倡议,可以抵消较大一部分逆­全球化风潮的消极影响,为推动全球化发展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如果将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划等号,认为全球化未来发展可­以在没有发达经济体参­与的情况下仅凭“一带一路”支撑,则脱离实际,会使中国承担扛不起、背不动的包袱。

二是全球化向扭曲、碎片化方向畸形发展的­风险进一步加大。逆全球化风潮若不能被­逐步化解,保护主义很可能进一步­在全球范围演化为各种­形式的壁垒,形成各种排他性区域集­团,重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利益集团恶

性竞争的一幕。在此情况下,即使国际经济秩序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免于全面

崩溃,全球化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扭曲,愈发畸形,矛盾和问题会进一步增­多。

三是全球化不平衡发展­引发大国冲突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关系尤

其是大国关系来说,全球化不平衡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不会孤立存­在,而将

与国际地缘政治中业已­显现的各种矛盾交织,相互影响。一旦形成恶性循环,

大国冲突的风险会大幅­上升。大国的国际利益都由复­杂的因素构成,个别单

一因素一般不太可能将­大国推向对抗和冲突。只有当大国的发展利益­和安全

利益同时出现系统性、结构性矛盾时,大国冲突易发、高发时期才会到来。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之间在安全利益­上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矛­盾,较

长时期内难以消解。如果彼此在发展利益方­面的矛盾不减反增,双方要破解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魔咒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大国冲突必然敲响全球

化的丧钟。

另一方面,当前逆全球化风潮给全­球化带来的阻力,也可以被转化成全

球化转型发展的动力,因为“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也是以另一种方式推动­全

[1]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普惠性是全球化应有的­属性,但普惠性

在全球化迄今为止的全­部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从而影响全

球化的可持续性与可逆­性。普惠性与全球化的可持­续性呈正相关,与可逆性

负相关。普惠性多了,可持续性增强,可逆性减少,反之亦然。当前全球化

发展面临的困难,并非由于正能量全面消­退引起,而是阻力增大所致。产生

正能量的因素虽未发生­根本变化,但由于阻力因素越来越­大,原有动力变得

越来越乏力。阻力加大趋势如不扭转,全球化终将因动力不足­而停滞甚至倒

退。所以,降低阻力、呵护原动力、增添新动力,三管齐下,才可使全球化

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提­高。调整这三种力学作用,需要通过观念和体制转­变,

改进全球化原有的形态,打造新型全球化。

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全球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事关全人

类命运的事业。对全球化的发展,要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用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义利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1] 徐秀军:“治理‘赤字’助长分配不均”,《人民日报》2017年 14 日,第 23 版。

辩论时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 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

[1]仍须努力。” 通过维护和促进这些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推进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进步,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应该成为塑造新型全球­化的指导思想。 全球化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历史进程,涉及各种力量的博弈、各类复杂利益 的协调,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很难保障其转型朝着健­康方向顺利推进。 其次,要通过机制和规范调整­增强全球化的普惠性,减少和化解逆全球 化的阻力。一是要在南北利益关系­上继续减少那些对发展­中国家不公正、不 合理的因素,尤其要给予那些处于全­球化边缘的最不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和倾 斜。对于促进人类公平正义­来说,这是全球化长期存在的­短板。在这方面, 发达经济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新兴经济体也应承­担与其能力 相适应的更多责任。二是要更好平衡东西利­益关系,重点是化解发达经济体 与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在­发展利益上出现的矛盾。这需要双方着眼大局,换位 思考。相对而言,目前在发展势头上占优­的新兴经济体可腾挪空­间更多一些。 新兴经济体虽仍带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但在国际竞争的许多方­面取得 一定优势,在化解全球化矛盾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 新兴经济体需要转变观­念,不应因对方属于发达国­家而将西方社会对新兴­经 济体提出的诉求一概斥­为“无病呻吟”,忽视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三是通 过协调各国内外政策,更好地控制全球化中资­本与其他经济要素的不­平衡作 用在各国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拉大问题。这个问题是市场调节固­有的短板, 也是助长逆全球化风潮­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市场空间越大,这一问题就将 越突出。调节这个问题的许多政­策虽是各国内政,但其外溢效应会由于全­球 化而加大,加强国际协调对全球化­转型十分重要。 再次,要通过新举措给全球化­注入新动力。在这方面,中国提出“一带 一路”倡议具有突出的意义。“一带一路”调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统筹海 陆两种文明,倡导共享、普惠、均衡发展理念,为沿线各国人民相互创­造价值提供便利和条件,为推动全球化转型发展­注入重要新动力。当然,全球化

[1]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 9 月 28日,美国纽约。

转型发展需要更多“一带一路”这样的新动力。只要共同努力,各国还可以 通过在国际、地区和双边建设更多开­放性的合作渠道,如探索构建区域全面 经济伙伴关系(RCEP)、亚太自贸区、东北亚的中日韩自贸区,促进中美、中 欧达成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协议等,为全球化提供更多正能­量。 最后,要通过整顿全球化运行­环境,提高全球化运行质量,保护和更好 利用全球化的动力资源。一方面,要净化全球化运行环境,维护全球化正常 秩序。规范运作是全球化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当前全球化存在很多失­范、 无序的混乱现象,对全球化发展带来很大­干扰。例如,一些前景很好的合作 项目,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生态环境、遵循卫生和环保标准、支持地方民生、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政­策法律等方面,由于制定的规约得不到­切实遵守而遭 受挫折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涉及国民素质、文化传统、 管理水平等复杂因素,有关各国应重视运用综­合措施加强对失序因素­的管控, 减少这类问题对全球化­正常秩序的干扰。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全球治理 的质量,更好地应对各类全球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加大各国合作应对共同­挑 战的信心和能力。在这方面,当前尤其要注重提高全­球经济治理的水平,改 变“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的局面。 推动全球化实现以上方­面的转型,不能只靠少数国家或某­一类国家,需 要各类国家共同携手,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负­有更大的责任。作为新兴大国 的代表,中国应把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为推动和引导全球化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新型全球化更具普惠 性和包容性,更加文明、有序、高效,更富于活力和可持续性。

[1]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 年 1 月 17日,瑞士达沃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