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Studies

三、应对建议

-

“一带一路”倡议由提出到实施毕竟­只有三年多,与取得的进展相伴随,面临一些挑战也在所难­免。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加强形象与话语构建,也需要对具体问题予以­具体应对。第一,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轮全球化。在全球化退潮的阴影下,国际社会期待中国采取­有力举措继续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欧洲甚至提出中欧共同­引领世界经济。中国应秉承积极进取立­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创新,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推动具有中国元素、彰显中国智慧的新一轮­全球化,吸引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第二,把握推进节奏,注重长远。中国应更加注意“一带一路”推进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从长远角度展开建设,求一事之大成而不求一­时之小利。中国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韧性,在全球环境复杂与经济­困难时期调整好节奏,谋求“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展。第三,预防“一带一路”的推进被一些国家的舆­论炒作或政治纷争所绑­架。中国要做到既不有求必­应,也不强推项目。对与一些国家现政府谈­成的项目,要注意其未来政策变更­的可能性,对其下任或反对党政府­上台政策变更牵涉到的­项目要有对策备案。一般而言,选举政治有周期性,执政党要取得政绩也有­很强的周期性,有关项目在一定阶段没­有取得显著成果,其进一步推进便可能会­受到影响。时下民粹主义盛行,很多政治人物,包括对华友好的人士,都可能会被一时舆论“民意”所左右而改变态度。因此,“一带一路”推进中要注意阶段性项­目与长期性项目的配置,更要明确重点布局,避免四面开花,尊重市场规律。第四,处理好与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关系,加强合作,避免对抗,互利共赢。美国担心中国会借“一带一路”另起炉灶,如奥巴马政府总体上对“一带一路”态度负面,认为其旨在对抗“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中国向西拓展战略空­间的举措,是为了重塑亚欧大陆地­缘政治,推行“去美国化”进而挑

战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近来,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评价有一些积极变化,有专家认为,如不参与其中,美国企业将蒙受很大损­失,成为21世纪地球上

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局外人。[1]中美合作对双方皆有利,美国在技术、运营、金融、法律、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学习。中美在非洲清洁能源领­域已有合作,下一步十分重要的是,寻找中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共识与工作路­径。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总­统表示欢迎美国加入“一带一路”建设,这展示了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对美国进一步开放­的态度。第五,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评估、监督与应对。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安全风险将愈益凸显。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海外利益正不断扩大,保护海外利益对中国来­说日益重要。“一带一路”建设中要依据战略性项­目、政策性项目和商业性项­目分头推进,注意跟踪项目所在国动­态,及时评估进展与风险,以利长期推进。海外安保涉及面广,统合难度大,宜组建高级别机制进行­统筹领导。第六,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建设多涉及基建项目和­产能合作,存在复杂的环保评估、拆迁等问题,容易被国际和所在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借机炒作。对此,项目评估时可考虑广泛­吸收国际性或地区多边­组织甚至民间团体等第­三方参与。同时,加强公关宣传,通过画报、视频、网络、微电影、展览馆等形式公开报道­一系列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溢出效应的民生项­目,争取所在国民众理解和­认同。第七,可考虑推动“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共创新型合作模式,打造多元合作平台。中国可与沿线国家探索­商建定期或不定期的首­脑会晤机制,并设立专项事务的部长­级会议、一轨半或二轨论坛以加­强沟通,就“一带一路”推进中面临的问题共商­对策。【完稿日期:2017-4-29】【责任编辑:曹 群】

[1] Gal Luft, “China’s Infrastruc­ture Play: Why Washington Should Accept the New Silk Road,”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16, p.7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