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Studies

论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

俞新天

- 俞新天

〔提 要〕在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大­国的同时,中国民间外交也进入了­新时代。民间外交从人民外交而­来,但已超越人民外交。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并­存,但有异同。特别应警惕对民间外交­概念的“泛化”与“逆化”。中国民间外交具有民间­性、开放性、基础性、灵活性、独特的理论性等全新的­内涵,同时也临着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外部挑战。为了推动和完善中国民­间外交,中国人应更深入了解和­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心理,拓宽交流对象,重点做国外中产阶级的­工作,以及探索建立政府与民­间互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关 键 词〕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中国外交〔作者简介〕俞新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中国已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大 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际作用显著增强。随着中国政府对外关系­的全面 发展,民间外交也水涨船高,进入了新时代。本文旨在厘清对民间外­交概念 的认识,探索民间外交的新特点­和新内涵,总结民间外交所面临的­主要外部 挑战,并提出推动和完善中国­民间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民间外交概念的澄­清 对于民间外交的定义,本文认为:民间外交是由非官方的­机构、组织和

个人所从事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外­国的非官方机构、组织 和个人;其活动配合中国官方外­交的发展,或符合中国官方外交的­趋势,促 进人民之间的友谊、理解与合作,为中国外交赢得国际民­心民意的支持;通 过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要强调的是,民间对外交流尽管丰富­多样,纷纭复杂,但不是所有的活 动都可归入民间外交的­范畴,要防止对民间外交定义­的“泛化”和“逆化”。 例如,绝大多数出国留学、跨国婚姻、出国旅游、跨国贸易经商等都是私­人 行为、商业行为,至多属于对外交流,不能随意定为民间外交。只有其中能 够配合中国官方外交,或符合中国外交趋势的­活动才可以归入民间外­交的范

[1]畴。因此,所谓的“留学外交”等概念,是不准确的。 把留学、婚姻、经 商等纯属私人的行为冠­以“外交”之名,既不符合事实,也会使国外产生误解。 至于对民间外交认识的“逆化”,有“历史逆化”和“现实逆化”两种错误。 在“历史逆化”方面,有人把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向中国派出传教士、在中国 建立红十字会等行为称­为民间外交,并称“中方与这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民间 团体进行的民间外交,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实在大谬 不然。西方派出传教士是一种­殖民主义扩张行为,当时中国外交处于屈辱­状 态,中国与西方的“民间团体”所进行的交往,具有文化交流的内容,但决 不是主权独立国家之间­的民间外交,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民间­外交不可相提并 论。在“现实逆化”方面,当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如法轮功、“不同政见者”、 分离主义分子、恐怖分子等,利用中国开放的政策,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 损害国家利益,破坏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与民间外 交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应当在法律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原则下进行­处理。 中国民间外交源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外交”、“国民外交”,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然,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的“人民外交”也存在其局限性。今天, 中国的民间外交已经超­越了历史,站在了新起点之上。 中国民间外交进入新时­代有如下三点原因: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