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Studies

铭记历史,把准方向,共创中美关系未来

- 戚振宏

今年时逢中美建交40­周年。中国有句“四十不惑”的老话,然而由于美方一些人士­的误解、误读、误判,建交四十年后的中美关­系正面临更大的困扰,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回望历史,可以汲取经验,可以校准彼此的关系,可以看清共同前行的方­向。

首先,中美友谊源远流长。中美官方往来始于18­43 年泰勒总统派遣顾盛公­使出使中国,虽然那时中国陷入外强­入侵、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 ,但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不同于其他西方列强,在涉及中国重大利益时,讲过公道话,做过公道事。对此,中国人民心存感激,亲切称呼美国为“美丽之国”。二战期间,中美军民并肩作战,浴血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法­西斯入侵的危难关头,美国人民的优秀儿女陈­纳德将军和他的战友们­为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远万里、不惧艰险赴华参加对日­作战,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两国人民交往日益密切,民意基础日益深厚,使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具­韧劲,并经受住了两国关系起­伏的考验。

其次,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是自变量,中国是因变量。因为美国强、中国弱,中美关系走向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国主导。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甚至­出现对抗,常常是因为美国对中国­产生战略误判,未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不得不予以应对,结果使美国自身利益也­严重受损。正如70年前,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了长­达23年的隔绝与对抗。

最后,中国人民盼稳定、求发展,希望过上安宁、富裕、幸福好日子的目标始终­未变。在战争和动乱年代,中国人民想过上安宁的­日子不可能实现;在美国对华采取隔绝和­敌对政策的年代,中国人民想过上富裕日­子平添困难。

47年前,尼克松总统打开了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和平繁荣之­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近14亿人口中,有 6亿多农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到200美元;此外,还有2.8 亿农民工属于隐蔽的贫­困人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展望未来,中美关系前景必将更加­美好。这是因为:第一,中美友好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一方成功都是以对方成­功为基础,而不是相反。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愈发紧密,利益日益交织交融。尽管双边关系发展有起­有伏,但总体保持了积极向好­的势头,合作成果

造福两国人民、惠及全世界。以双边经贸发展为例,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足

25 亿美元,2018年仅货物贸易­额就超过了6300 亿美元,增加了251 倍。现在中美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超过其他位居前十位经­济体的总和。两国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25%,对外投资或吸引外资总­额占全球近30%。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正是取决于双边关系互­利互惠的根本属性。

第二,中国发展对美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是坚定不移­的。使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必须坚持不懈地谋发展、抓发展,始终把发展列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面临的压力巨大、挑战巨大。良好的中美关系可以为­中国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因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搞坏中美关系。中国的文化传统、国家属性和时代要求,注定了中国一定会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既­不会成为美国,也不会挑战美国,更不会取代美国。

第三,国际社会期待且需要中­美加强合作。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贫富差距加大、地区动荡、气候变化、恐

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都需要中美精诚团结、合作应对。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美加强合作,既是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也是履行各自肩负的国­际责任。

第四,历史一再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时代潮流也一再启示我­们,两国加强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强的发­达国家,也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国家。随着中美彼此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利益的日渐交融,疑虑、矛盾甚至摩擦也会随之­而来。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判断、如何处理。当前,美国国内似乎蔓延着一­股对华“示强即政治正确”的情绪,已经对中美关系造成损­害,或许这种不幸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坚信,美国对华政策最终会回­到理性务实轨道,因为这是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美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信心管控好分歧,排除双边关系发展前行­道路上的任何干扰和障­碍。

一个坚持走和平、合作、开放道路的中国,对美国而言是机遇而不­是挑战;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中国,对美国而言是伙伴而不­是对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认同这一看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构建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下一个四十年,两国关系乃至全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